天信投顧指出,雖然目前A股的趨勢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不在跟隨外圍的股市下跌而下跌,但是在外圍傳導因子的作用下,以及A股本身存在的壓力下,短期若想大幅上漲顯然也不太現實,震蕩運行將可能是短期的主流形態,所以短期A股操作會具備一定的難度。
最新價:2645.43
漲跌額:-6.08
漲跌幅:-0.23%
成交量:1.49億手
成交額:1255億
換手率:0.44%
上證指數行情領漲個股大盤資金流向7*24小時快訊進入上證指數吧
領漲行業
1、船舶制造
漲幅:1.31%
上漲:9家
下跌:2家
領漲股:*ST船舶
漲幅:3.98%
2、文化傳媒
漲幅:1.16%
上漲:54家
下跌:28家
領漲股:華媒控股
漲幅:10.12%
最新價:1353.92
漲跌額:-9.10
漲跌幅:-0.67%
成交量:5179萬手
成交額:514億
換手率:1.97%
創業板指行情領漲個股大盤資金流向7*24小時快訊進入創業板指吧
領漲行業
1、船舶制造
漲幅:1.31%
上漲:9家
下跌:2家
領漲股:*ST船舶
漲幅:3.98%
2、文化傳媒
漲幅:1.16%
上漲:54家
下跌:28家
領漲股:華媒控股
漲幅:10.12%
大勢猜想:震蕩運行或是市場短期主流形態
11月22日,三大股指微幅高開后震蕩下挫,至尾盤有所回升,成交量繼續萎縮。截至收盤,滬指跌0.23%,深成指跌0.18%,創業板指跌0.67%。從盤面上看,維生素、高送轉、汽車、家電板塊漲幅居前,鋼鐵、券商等板塊領跌。
截至收盤,滬指報2645.43點,跌0.23%,成交額1256億。深成指報7893.99點,跌0.18%,成交額1797億。創業板報1353.92點,跌0.67%,成交額514億。
從滬指技術面來看,目前滬指的小級別波動越來越窄,如果10月19日(周五)、22日兩天的大漲屬于拉旗桿的話,那么10月22日之后的楔形整理則屬于旗面整理,目前這個旗面整理有接近末期的跡象,需要特別注意方向的選擇。
源達投顧指出,整體而言,權重與題材板塊今日均有下挫,但幅度不大,市場沒有太大波瀾,預計短期市場或將面臨方向選擇。華訊投資亦表示,從近期行情可以看出,這一輪以創投概念、殼資源概念、ST板塊為代表的題材炒作或已接近短期高點。熱點龍頭面臨調整,而新的熱點不能持續跟進,一時間讓投資們拿捏不住短期走向。
巨豐投顧表示,兩市周四高開低走,依舊難以擺脫拉鋸局面;新能源汽車板塊有抬頭跡象,能否成為新的領漲品種,有待觀察。操作上,在新龍頭確立前,建議投資者繼續關注流動性充沛的超跌低價股。
天信投顧指出,雖然目前A股的趨勢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不在跟隨外圍的股市下跌而下跌,但是在外圍傳導因子的作用下,以及A股本身存在的壓力下,短期若想大幅上漲顯然也不太現實,震蕩運行將可能是短期的主流形態,所以短期A股操作會具備一定的難度。不過A股經過多年的下跌,已經具備長周期上漲的條件和基礎,我們預計經過短暫的震蕩之后市場仍將具備上行的動力和機會,長周期的投資者則繼續逢低吸納具備超跌、績優、政策等類型的品種。
國信證券表示,短期來看,隨著前期熱點的降溫,市場需要尋找新的熱點來激活市場。目前而言,市場修復的趨勢并未改變,但需一定時間來消化壓力,并積蓄新的反彈動能。市場后續有望逐漸向分化演繹,對于有價值支撐的超跌標的,往往更容易獲得資金的青睞,與此同時,需回避累計漲幅過大、基本面欠佳的標的。
操作策略上,多家私募機構表示,在外圍市場不出現持續性暴跌的情況下,年底前A股市場有望走出偏強震蕩的獨立行情。與此同時,盡管目前私募機構整體對于年底前市場進一步上行空間的判斷還相對中性,但逢低堅定加倉,則成為當前私募的主流投資策略。
具體投資方向上,證券日報今日頭版評論指出,11月19日,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下文簡稱兩類公司)座談會時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加大授權放權力度,切實落實企業市場主體地位,同時確保國有資本規范有效運行。分析認為,兩類公司改革試點擴圍將有助于國資在相關行業領域內的有序進退,一旦名單公布就有可能成為A股市場的下一個風口。
資金猜想:機構對小盤股買入力度有望增大
雖然當前A股市場仍處于反彈階段,不過機構和外資買入力度正在逐漸增加。數據方面顯示,11月A股市場流動性在逐漸改善,新成立偏股基金、創業板ETF份額明顯提升,11月至今股票回購金額已超過整個10月的回購金額,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在逐步提升。
主力機構資金不斷凈流入,但其投資風格卻有所轉變。10月以來,中小風格ETF凈申購規模明顯加速,尤其創業板ETF備受追捧。具體來看,10月至上周末,中小風格ETF累計凈申購近131億元,其中,創業板ETF累計凈申購近104億元。另外,中小盤股票的基金倉位占比連續提升,大盤股基金倉位占比從10月末的45%下降至33%,中盤股基金倉位占比從18%提升至24%,小盤股的基金倉位占比從13%提升至22%。
方正證券表示,外圍市場下跌,加之短線獲利回吐打壓,為A股市場洗盤找到契機,只有清洗短線獲利浮籌,同時給長線資金入市機會,行情才會走得輕松久遠。底是盤出來的,短線仍將慣性下挫,在市場新熱點形成前,步履蹣跚還是大盤運行特征。操作上,輕指數、重個股,逢低關注5G、軍工、重組及逆勢走強股,回避近期漲幅過高個股。
天風證券表示,未來一兩個月,市場有望重拾對“高送轉”主題的關注,屆時是布局2018年年報“高送轉”的最佳窗口期。從歷史數據可以看出,如果在“高送轉”預案披露前一周買入,所能獲得的日均超額收益率最高。“高送轉”公司大多符合“三高一低”特征,即較高成長性、高留存收益、高股價和低股本。
熱門板塊:汽車板塊龍頭效應將更加明顯
周四A股三大股指高開低走,指數維持震蕩走勢。從盤面上來看,汽車整車板塊尾盤拉升,截止收盤,江淮汽車、北汽藍谷等個股漲停,安凱客車、眾泰汽車、中通客車、海馬汽車等多只個股表現突出,金龍汽車、力帆股份、宇通客車等個股紛紛跟漲。
消息面上,日前,據中證報報道,處在重要變革期的汽車產業,新能源車崛起的趨勢已經越來越清晰。根據我國《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預計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達200萬輛。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以電動汽車為代表的動力類鋰電池需求預計將快速增長。未來鋰電池產業將由消費類鋰電池逐漸轉向動力類鋰電池方向發展。
此外,工信部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汽車產銷同比明顯下降,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33.4萬輛和238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0.1%和11.7%。不過,10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4.6萬輛和13.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8.1%和51%。1-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7.9萬輛和8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0%和75.6%。
東方證券表示,雖然2018年以來新能源專用車市場走勢較弱,但伴隨國家藍天保衛戰的持續推進、路權政策范圍的逐步擴大及專用車經濟性的逐步凸顯,預計中長期新能源專用車市場規模仍將實現穩步增長。同時在補貼退坡壓力之下,行業洗牌將加速進行,預計行業龍頭市占率水平將持續提升。
浙商證券指出,乘用車預計未來2個月依然處于量價齊跌趨勢,股價大概率處于反復探底中,估值大概率將歷史底部收斂。站在目前時點,乘用車及上游零部件個股的配置上建議可以不用過渡悲觀。重點關注:整車(比亞迪,廣汽集團,上汽集團和吉利汽車),零部件(星宇股份+拓普集團+寧波高發+精鍛科技)。此外建議重點關注汽車國五升級國六的產業鏈投資機會:濰柴動力+威孚高科+中國汽研。
中信建投也表示,新能源行業基本面持續向好,銷量穩步增長,預計年底到明年需求將持續較旺,在補貼政策扶優扶強的導向日益明顯,行業競爭逐步加劇情況下,市場將加速優勝劣汰,龍頭集中效應將更加明顯,持續推薦具備研發先發優勢及技術壁壘的新能源行業龍頭企業,乘用車龍頭上汽集團、比亞迪,客車龍頭宇通客車。
關鍵詞: 明日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