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中興通訊遭遇企業歷史上最大的重創:不僅面臨14億美元的巨額罰單、被迫更換管理層,同時股票停牌長達兩個月,復牌后更是遭遇8個跌停,市值縮水超60%。對美國技術和服務高度依賴的模式,遭受了生死存亡的考驗。
如今,盡管中興通訊已經恢復經營,但后遺癥的治愈卻難言樂觀。7月13日,中興通訊發表2018年半年報業績預告稱,報告期內,預計虧損70億元~90億元,而導致虧損的原因,除高額罰款外,還有禁售期間業務活動的被迫中止。
連帶遭殃的當然少不了龍頭老大華為,但華為似乎早有準備,迅速放出消息說要退出美國市場,并開始撤離其在美國包括華盛頓特區及華盛頓州等共有3處辦公場所。華為與中興兩種截然不同的處理方法,他們業務布局和技術有著緊密聯系。
有意思的是,人們總喜歡將這兩家公司業績進行對比,2017年,華為營業收入達到6036億元,中興為1088億元;凈利潤方面,華為474億元,中興45億元。從地區業務份額來看,美洲業務只占華為業務的7%,而當華為還在為進入美國市場努力的時候,美國已經成為中興手機最大的市場之一。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發布的報告顯示,2017年第三季度中興手機以12%的市場份額、460萬的出貨量在美國市場名列第四,僅次于位居前三的蘋果、三星和LG,也是目前占領美國市場份額最大的中國手機企業。
其實,手機市場倒是其次,中興的要害所在乃是核心技術。現如今,所有通信產品都有一個或多個必不可少的東西,那就是各種芯片。大到基站的核心部分基帶池(BBU)中的基帶,小至手機和智能終端中,連中央處理器、圖形處理器在內的主要部件,都幾乎被高通、ARM、博通等英美企業壟斷。2017年,高通、博通美國21家半導體上市公司有37%的營收都來自中國。美國禁令一出,無疑對中興掣肘是顯而易見的。
無奈之下,中興勒緊腰帶交了罰款,重建新管理層,但仔細研究董事會新成員的來歷,便會發現他們全都來自中興大股東——中興新控股有限公司。這一背景讓新管理層的上任增加了一層意味:老師教不好的孩子,家長擼袖子開干了。大股東這回要親自上陣,撥開籠罩在中興前方的重重迷霧,冀望5G一血國恥,并擺脫被動局面。
欲借助5G龍騰飛躍?
中國5G商業普及應用時間表已經確定,盡管移動、聯通和電信三大運營商研發和試驗進度并不統一,但大致節點還是保持了一致,即2019年試商用,2020年開始普及。
據《中國5G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產業鏈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顯示,按2020年5G正式商用算起,預計當年將帶動約4840億元的直接產出和1.2萬億元的間接產出;從產出結構看,在5G商用初期,網絡設備投資帶來的設備制造商收入將成為5G直接經濟產出的主要來源,預計2020年,網絡設備和終端設備收入合計約4500億元,占直接經濟總產出的94%。
而中興被罰后第一張大訂單,就是來自中國移動。中國移動官網顯示,中興通訊為中國移動2018年GPON設備(新建部分)集中采購(標段二、標段三)中標候選人,并取得了超過70%的份額,投標報價約4億元。
國家也對5G建設非常重視,8月8日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00788.HK)登陸香港證券交易所,成為香港市場今年以來最大規模的IPO。8 月10 日,工信部和發改委聯合印發《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 年)》確保啟動5G 商用。
除大好的政策環境外,中興的通信設備有望成為新的業績增長點,也是中興寄希望于5G騰飛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中興2017年報來看,去年運營商網絡營業收入637.8億元,同比增長8.32%,占主營業務收入59%,主要是由于國內外4/5G系統產品、國內外光接入產品以及國內光傳輸產品營業收入同比增長所致;消費者業務營業收入352.1億元,同比增長5.24%,占主營業務收入32%,主要是由于國際手機產品和國內家庭終端產品營業收入同比增長所致。
長期競爭優勢落點?
據QuestmMobile TRUTH調查數據顯示,中興手機在國內市場占有率僅有1.1%,比瀕臨破產的金立2.6%還低,更遠不及老對手華為的16.8%,處于疲軟狀態。無論是供應鏈、營銷還是渠道,都像一潭死水,毫無亮點可言。
可不容小覷的是,在通信運營領域中,中興早已躋身成為世界第四巨頭。根據Garnet預測,2020年,中興在全球無線通信設備市場的占有份額將達到22.8%。在這一年里,中興在5G領域取得了多項重要突破,先后發布了5G全系列預商用基站、承載方案和核心產品。甚至在2018年4月被罰前夕,中興消息不斷涌出,稱其“成功打通了基于3GPP R15標準的首個電話,進一步加速了5G商用進程。”中興在5G技術上的領先進度,引起了美國對國家安全網絡的擔憂,也被看作是本次被罰的誘因之一。
就在中興停牌期間,中泰證券研報稱,過去幾年,中興在5G領域的高投入積累了有目共睹的成績,而工程師紅利仍將是其長期競爭優勢。果不其然,8月9日,中興宣布率先完成5G國測第三階段。第二天緊接發布了《5G網絡智能化白皮書》。這些舉動無疑是在向市場和同行宣示其雄厚科研實力和砥礪前行的決心,也可看作是中興股價上升的“催化劑”。
不過5G技術日益成熟,同行競爭也愈發激烈。與通信行業龍頭老大華為的研發競爭,與其他通信設備公司的業務競爭,如今都是中興5G發展道路上必須面對的挑戰。華為是全球3家5G核心網專利主要持有人之一,其余兩家分別是高通和愛立信,這意味著中興還要繳納一大筆專利費。最近亨通光電(600487.SH)、烽火通信(600498.SH)等多家科技公司迅速崛起,股價飆升,對中興造成不小壓力,但無論從企業規模來看,還是從營業收入、凈利潤相比,兩家公司與中興通訊有著不小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