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的時候,大家見面彼此都會送上“新年快樂!身體健康!恭喜發財!萬事如意...”的祝福。這些吉祥、好聽的話讓人們笑逐顏開,心情舒暢。如果我們在平常的日子里也能象過年時那樣對自己、對別人多說好聽的話,多想愉快的事情,多些好的念頭,人的身心也會因此而健康。
意念力是存在的,它來自于人體的能量場,但人的這一能量場會隨著后天不斷產生的欲望而減弱。減少欲望,保持心態的平和,多做善事能增加這一能量場。(可以說德行是人體能量場的源泉,修煉人練什么,就是修煉人的心性和德行。)(人的意念(信念)越專一,這個力量就越大。這也就是人們為什么常說“心誠則靈”的道理。佛門中也常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為什么膽大的人做事容易成功,因為膽大的人做事果斷,意念專一,信心堅定,沒有像知識分子那樣的層層顧慮。所以,只要念頭正,越單純越好,越單純越容易成功。而生性多疑,優柔寡斷的人做事很難成功)人的一生就是一個耗能過程,如不人為的加以控制,人的這一能量場就只會減弱而不會增強。(胡思亂想的人最耗神,也就是耗氣血、耗能量。所以心靜養神,心靜是恢復自身氣血(能量)的最好方法,閉關修煉再度出山的人往往容易東山再起,就是因為他通過修煉集聚了大量的內力---心念力)一個人的能量是有限的,不同的人能量場的強度也是不同的,但有相同想法人,能量是能夠相和的。(如佛門的集中助念)有特異功能的人就是通過能量場所產生的意念力,做出了常人所不能做的事。但有特異功能的人在發功時必須高度專注,否則功力就會大打折扣。如果在發功時有人的能量超場所發出的反對意念力超過他,那么不但不會成功,反倒有可能造成傷害。
當然,不好的意念同樣會對身體起破壞作用。眾所周知,很多癌癥患者是被嚇死的。查出癌癥后,由于心里極度恐懼,導致六神無主,引起植物神經紊亂,使心跳、呼吸、胃液分泌失控,免疫功能遭到破壞,這給癌細胞可乘之機,迅速繁殖吞噬正常細胞,身體不堪一擊。相反,如果心無恐懼,不把癌癥當回事,情況就大不一樣,就象我的一位家人,30多年前因為在唐山地震中目睹親人喪生的慘狀后極度悲哀,終日寡言,這情緒在心里積壓蔓延,漸漸失聲,一年后患上喉癌,但是經過手術、化療,出院的時候,他的體重竟然增加了3 斤,北京同仁醫院的醫生們說這是個奇跡。一次我問他,當時知道這個診斷結果的時候是什么樣的心情?他說:“啥事沒有!我就覺得自己是得了一場感冒”!他這種平常心讓我感到震撼。難怪他一頓飯能吃一個大醬肘子,化療的嘔吐反應也擋不住他吃,因為他的胃黏膜只是被藥物的毒副作用傷害而沒有遭致情緒的破壞,這是他康復的根本,活命的關鍵。而同病房的幾個喉癌病友手術后一、二年內就都先后病逝了。這多年來,他每天買菜、做飯,樂此不疲。看著兒孫們一個個身高體壯,喜悅從他心里邊流到了臉上,那副知足常樂的面孔感染著他周圍和身邊的人們。
由此來看,意念難道不是一副大藥么?好的心念就是一副大良藥,讓人處危不驚,絕處逢生。不好的心念就是一副錯藥,使人身體每況愈下,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不就是“心想事成”的嗎?
人體健康四要素——祛病強身保健法
生命的本質是氣和血,沒有氣血,生命無從談起。所以俗話說:“人活一口氣”,“民以食為天”。這口氣是氧氣;飲食水谷化生成血。血液通過血脈流往全身各處,灌溉五臟六腑、濡養筋骨皮肉,使人體能夠成長、發育、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身體里氣血充足、脈道通暢,人就身強體壯不生病。因此,人們若想擁有健康,在我們的身體里,第一,氣要充。第二,脈要通。第三,血要旺。第四,骨要正。這是人體健康四要素。依據人體解剖結構,遵循“人體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的整體觀學說,人們應用下述方法,通過對身體進行整體有序的,全面、系統的自我調理,就能夠讓自己的身體內部呈現出這種氣充、血旺、脈通暢,筋柔、骨正,身體壯的良好狀態。這些方法是:
一、氣要充——推肺氣法
二、脈要通——推經脈、血脈法
三、血要旺——生命需要營養素
四、骨要正——強腎壯體、抻筋拔骨走步法
這些方法簡單易學,可操作性強,效果顯著,便于普及。人們無須去尋查那些經脈、穴位,只需雙手循著分布在胸腔里肺氣管的走向,尋著分布在身體里的血管、神經、淋巴、經脈這四大網絡系統的徑路進行簡單有序的推按,就能夠讓身體里的各個組織器官很快地得氣受血,進而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體質。如果你飽受失眠的煎熬,倍受便秘的折磨,因尿頻尿急不敢遠行,為乳腺增生、子宮肌瘤焦慮不安,因宮頸炎、盆腔炎苦不堪言,因腸胃虛弱不思飲食、腹部脹滿、身體倦怠、腿腳冰涼、腳干無汗、身體怕冷、頭痛怕風....,通過自我按摩調理,配之合理的飲食,這些種種不適大都能很快地得到緩解或消除,不少疾病有立竿見影之效。比如第一次按摩之后就能沉睡是很普遍的現象,不少人每次按摩到一半時就已深感困倦,經常失眠、睡眠淺而多夢者用這么簡單的方法就能解除苦痛無不感嘆。深度睡眠能夠降低人體能量消耗,容易使病弱的組織、細胞更快地得到修復,這對于年老體弱者的身體康復至關重要,此外,就健康而言,身心是一個整體,人心平氣和,清心寡欲,知足常樂于健康有益,所以人們應以樂觀的心態享受人生,以積極的正念面對疾病。
附:關于氣、脈、血:
氣:人身體里有氧氣、精氣和元氣 。
氧氣:自然界的清新空氣通過氣管到達肺泡使氧氣進入血液,氧氣是生命的第一需要。
精氣:是飲食中的營養精華,是能量被人體消耗后的剩余部分,它被儲藏在五臟里。《黃帝內經》中說:“人體五臟藏精,精氣要滿而不泄,精氣耗損,人就生病,精氣耗盡,生命終止”,可見,五臟精氣的盛衰決定著人的生老病死;
元氣:是稟受父母先天之腎氣,是娘胎里帶來的。先天之氣有賴于后天精氣的補充,所以養生的目的在于“固本培元”。
脈:脈就是通道、管道。人體里有經脈、血脈。精氣在經脈上行走,血液在血管里奔流,脈道通暢,則氣血順達。
血:生命需要營養素,血液里含有人體必須的6種營養物質。其中的葡萄糖,脂肪,蛋白質是高能量物質,它們和氧氣結合在一起共同產生熱能供人體消耗使用。均衡、合理的營養飲食是健康的保證,可以說,健康的身體是吃出來的。
氣、脈、血之間的關系——“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
血液的流動是依靠氧氣的推動力,所謂:“氣為血之帥”,故血液能否正常運行取決于血液中是否富含氧;而氧氣通達全身是依靠血液的攜帶和運載,所謂:“血為氣之母”;生命在于運動,運動是由于肌肉的參與,肌肉有力量,生命才能充滿活力。比如,呼吸肌有力量,使肺活量擴大;心肌收縮有力量,能使血液噴薄而出灌溉五臟六腑;胃腸平滑肌有力量,使食物中的營養被充分地消化和吸收,糞便及時排泄...。肌肉的力量來自血液的滋養,而充足的血液來自于一日三餐的營養膳食。旺盛的氣血能夠通達全身,健康的體魄亦如水到渠成。
關鍵詞: 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