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2020年普通光纜集采日前公布中標結果,14家廠商中標。中國移動此次擬采購普通光纜1.192億芯公里,較去年集采量增長13.5%。與此相對應的是,中國電信2020年度干線光纜及配套設備集采也已經啟動;中國聯通也公布集團光纜合格供應商。不出意外的話,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今年的光纖光纜集采量也將增加。分析認為,運營商光纖集采量明顯增加,背后最重要的原因是5G規模部署的提速,而此舉也將提升光通信產業鏈的信心。
運營商光纖光纜集采量增加
中國移動2020年普通光纜集采日前公布中標候選人,長飛光纖、亨通光電、烽火通信等14家廠商中標。其中,長飛光纖以19.44%的份額奪得第一,前五名候選廠商獲得總份額的70%。中國移動此次擬采購普通光纜1.192億芯公里,較去年集采量增長13.5%。采購量提升,但價格下降。據悉此次光纜采購平均報價在去年大幅下滑的基礎上再度下滑27%左右,光纖均價同比下降33%。
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今年的光纜招標采購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今年4月份,中國電信正式啟動2020年度干線光纜線路工程光纜及配套設備采購項目光纜標包集中資格預審。公告顯示,本次集采劃分為3個標包,分別為:光纜標包、光纜接頭盒標包、硅芯管標包。其中包括,中國電信各一級干線光纜線路工程所需的光纜產品,包括GYTA、GYTS、GYTA53等類型光纜產品;光纜接頭盒產品,包括帽式光纜接頭盒和臥式光纜接頭盒等類型產品;硅芯管產品,包括Ф40/33mm的高密度聚乙烯硅芯管等類型硅芯管產品。
中國聯通日前也正式公布集團光纜供應商合格供應商,此次共有安徽長榮、新疆烽火等9家企業入圍。據了解,此次光纜招募劃分為兩個標包,其中標包一為普通光纜,采購型號數量為937;標包二為帶狀光纜,采購型號數量為200。
分析認為,根據以往經驗,在中國移動光纜采購量提升的情況下,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的光纜采購量大概率也將增加,但是也必定跟進中國移動的限價策略,同步大幅下調最高投標限價。而從商業角度來看,眼下光纖光纜價格走低,此時加大采購量也是不錯的選擇。
5G規模部署是重要因素
光通信網絡是信息基礎設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未找到更好替代品之前,這是信息通信最好的傳輸載體。目前在大規模建設中的5G網絡需要滿足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等各種類型的海量連接,流量需求巨大。客觀上,這也使得光纖光纜的需求量大增。
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務副主任、中國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平預就曾表示,如果在當前中低頻譜下部署5G網絡,那么各類基站至少需要幾億芯公里光纖,高速光模塊需求量也要達到數千萬級。若啟用更高頻段的毫米波,基站需求量還會大幅增加。
據工信部數據顯示,從2019年7月初到2020年3月末,我國新建光纜線路約為252.2970萬公里,而從2018年7月初到2019年3月末,我國新建光纜線路約為446.9478萬公里。由此數據看來,在5G投入商用的一年時間里,5G建設并沒有給光纖光纜市場帶來多大的拉動作用。當然,今年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對于今年的光纜線路投資的影響是顯而易見且巨大的。
為了對沖新冠疫情的影響,政策方面也有利好傳出,“新基建”浮出水面。今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明確提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緊接著,工信部發布關于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再次為5G發展注入一劑“強心針”。
就國內三大運營商5G部署的速度來看,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今年5G投資分別達1000億元、453億元和350億元,預計到今年年底三大運營商所建設的5G基站數量將超過60萬個。5G網絡的加速建設,必將會帶動光纖需求增長。同時作為千兆接入的10G PON標準和產業鏈已經成熟,三大運營商在各地紛紛開展千兆寬帶業務,爭先邁進“三千兆”時代,可見未來3-5年光纖光纜的市場需求都將有一定的上升空間。
在日前由FTTH亞太理事會舉辦的“FIBERTalk網絡研討會”上,CRU線纜主管也對當前光纖光纜市場的最新情況以及未來的市場預期進行了解讀。他認為,疫情影響下,全球運營商正經受一定的業績和財務壓力,進而影響到原先的投資和部署計劃。根據最新測算,預計2020年全球光纖光纜的市場需求下降3.6%。不過其對中國市場的表現相對樂觀,“盡管與FTTx相關的需求持續減弱,但資本支出的增加和對5G的更多關注將支持中國光纖需求增長。因而我們認為,在2020年剩余的時間內,中國市場將更加光明。”
綜合各方因素,光纖光纜行業有望迎來新風口。
提振光通信產業鏈信心
我們也要看到,此次運營商雖然加大了光纖光纜的采購,但是中標價格確實是走低的。對于廣大光纖光纜制造企業而言,這兩年的日子也是“差強人意”。運營商的大單確實也有助于光通信產業鏈提振信心。
從在A股上市的光通信企業2019年的業績來看,大部分公司營收同比下滑,其中下滑幅度最大的富通鑫茂,降幅超過五成。富通鑫茂對此的解釋是:“在報告期內,受限于國內4G網絡和FTTH等投資建設基本完成、5G網絡商用剛剛啟動等因素的影響,國內光纖光纜需求下降;加之近年來國內企業在光棒、光纖、光纜等環節擴產迅猛,致國內常規光纖光纜產能過剩,進而導致國內常規光纖光纜銷售價格下降較大,導致收入下降。”總結一下,就是供大于需,致使光纖光纜價格走低。
如今,新基建轟轟烈烈,5G規模部署如火如荼,需求量增加也是必然的。這對于光通訊企業來說,是未來市場轉好是大概率事件。唯一一個“瑕疵”或許就是,業內專家認為,5G建網對光纖光纜需求的拉動是一個緩慢又時間跨度較長的過程,短時間內出現大規模爆發式增長的可能性很小。但是,細水長流,循序漸進也不是一件壞事,一口吃一個胖子也不符合行業長遠發展。
另一方面,目前光纖光纜的供需過剩,也促使廣大光通信廠商在研發上下功夫。從應用角度上來講,國內大多數光通信廠商都有能力生產G.652.D、G.657系列單模光纖以及配套光纜,長飛、烽火、亨通光電等部分巨頭還能推出G.654.E單模光纖、OM4/OM5多模光纖產品和中低速率光模塊,而且隨著5G商用進程的加速,上述廠商也都加快了更低衰減、更高傳輸速率的光纖新品的研發。但是,國內廠商也有“軟肋”,特別是在光模塊上。據一位光通信廠商負責人介紹,目前國內大多數廠商能夠生產長距離傳輸的中低速率光模塊和配套光電芯片,而且在數據中心用光模塊方面,國內廠商也能生產400G高速光模塊產品,但是長距離高速光模塊產品的研發,國內企業還有一定的差距。如果在目前市場相對蕭條的時候,國內企業致力研發,在“短板”產品上有所突破,那么也將為未來打下堅實基礎,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
新基建浪潮給光通信行業注入了強大活力,但各大廠商也要在原有技術能力的基礎上,打造差異化能力,并形成核心競爭力,以創新求發展,才能更好迎接5G時代的機遇和挑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