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門口,你可以通過網絡快速購票,避免購票難,掃碼信號擁堵問題;游覽途中,公園可采用5G網絡視頻回傳功能,輔助人流引導和疏散,全方位保障游覽安全;更便利的是,通過5G VR直播,你可以如臨現場,在手機app或電腦上高清實時觀看公園每一處景象,不錯過精彩瞬間。
大型賽事現場,五棵松籃球館外,200平方米的超大屏幕,竟可以實時播放8K超高清賽事。
正在舉行的北京世園會,在園區、醫療點和試點支持醫院之間靠5G網絡連接,能夠實現遠程醫療急救系統……看上去還有些遙遠的高速率、大帶寬、低時延的5G技術,正在加速走進千家萬戶。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市經信局聚焦5G產業發展和示范應用,加快布局5G應用場景,協調推動重大項目建設。目前,北京市5G網絡部署與場景應用領先全國。
本市已建成超過8800個5G基站
5G 移動通信是信息技術領域自主創新的戰略支點,是通信技術的顛覆式變革,我市作為TD通信標準誕生地,在推廣4G、迎接5G的過程中,發揮了創新引領作用,形成了一定先發優勢。
根據《北京市5G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19-2022)》,本市將加快推動網絡布局建設,以核心關鍵技術自主可控為引領,構筑高端高新的5G產業體系,拉動首都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全面升級。
按照計劃,本市將重點實施“一五五一”工程:其中,“一”,即一個突破——突破中高頻核心器件等關鍵環節;“五五”,即五大場景的五類應用——圍繞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機場、2019年北京世園會、2022年北京冬奧會、長安街沿線升級改造等“五”個重大工程、重大活動場所需要,開展5G智能交通、健康醫療、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超高清視頻應用等“五”大類典型場景的示范應用;最終培育 “一”批5G產業新業態。
來自市經信局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三大運營商在本市共建設完成超過8800個5G基站,主要覆蓋長安街沿線、世園會、央視采播中心、首鋼園區等典型應用場景區域,在部分醫院、社區、旅游景區以及冬奧會等民生領域布局5G示范應用,已形成5G示范應用廣泛展示、貼近民生的生動局面。
民生與文化等領域實現5G初步應用落地
在傳統廣電及新媒體領域,基于5G網絡的采編和傳輸設備能夠解決直播視頻卡頓、在線觀看不清晰的問題,營造更佳的視頻傳播環境,由此衍生的4K、8K高清直播、無人機直播、AI虛擬主持將成為其內容生產的新常態。截止目前,本市已在世園會和籃球世界杯等重大活動中實現“5G+8K”超高清直播試驗。
在文化服務領域,5G的高速率、大連接等特性為民生教育、圖書館、酒店、社區、辦公樓等提供全新的業務體驗。7月3日,全國首個“5G+AOT(智能物聯網)智慧社區海淀區北太平莊街道志強北園小區正式亮相。經過半年多建設,在這個以5G網絡為基礎、搭載各種智能物聯網技術的智慧社區里,居民生活更安全,社區管理更便捷,多項公共服務水平得到提升。
另外,本市在健康醫療場景率先開展5G應用探索,已形成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典型應用案例。3月15日,301醫院在中國移動和華為配合下,在海南完成北京病人的腦起搏器植入手術,是國內首例基于5G的遠程人體手術。3月15日,中日友好醫院在5G網絡環境下,利用國家遠程醫療協同平臺,成功與安徽金寨縣人民醫院完成了一例遠程急重會診,實現了跨地域醫療診治。5月25日,延慶醫院利用市衛健委“5G遠程醫療急救系統”,在專家團隊全程遠程指導下,一個半小時內實現了世園會心梗游客的發現、手術和術后蘇醒。
5G助力環球度假區等主題娛樂項目
在旅游景區應用方面,本市攜手華為與北京移動,共同在玉淵潭公園打造了“5G+智慧公園”,將5G網絡技術首次在公園場景中實際實現落地應用,利用5G網絡高速率、大帶寬、低時延的特性,結合景區高清AI攝像頭,在客流高峰時期實時監控各個人流密集區,通過人工智能輔助疏解人流,以及實現智能識別、異常狀態監控等園區安防功能,保障游覽安全。
記者也獲悉,通州文化旅游區計劃啟動針對主題公園的5G應用實驗項目,基于5G及邊緣計算技術開發主題公園相關的混合現實電影、表演、賽事、游戲等主題娛樂,以及無人駕駛、智慧文旅運營管理等物聯網應用。
“即將在2022年舉行的冬奧會上,5G創新技術將全面應用到冬奧會場館管理、賽事體驗、媒體轉播、日常訓練等場景中。”北京市經信局副局長孔磊舉例,冬奧會上的5G技術主要會應用在超高清視頻直播、VR觀賽、機器人禮賓服務、智能交通應用等全新賽事體驗上。同時,5G也將為奧運村的智能家居、交通、餐飲、醫療、娛樂、動態圖像識別提供更快速便捷的技術手段。
北京市經信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剛說,下一步,市經信局將加緊落實5G產業發展行動方案,以更多應用場景培育5G產業新業態,從而推動5G技術的進步和產品的應用;在智能交通、健康醫療、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超高清視頻應用等五大類典型場景示范應用不斷深入的同時,推動文化娛樂、視頻監控、VR教學、智慧園區、智慧銀行等垂直行業實現應用結合,滿足更多百姓需求。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