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召開在即。3月25日,博鰲亞洲論壇聯合德勤發布《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會前報告》(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全球移動通信行業正在從4G向5G迭代,更快的傳輸速度,超低的時延,更低功耗及海量高可靠連接將驅動新應用場景及新業務,創造萬物互聯的新時代,其龐大的數字網絡效益將產生巨大經濟效益。5G將被使用在無人駕駛、物聯網、車聯網、工業互聯網等領域,催生萬億元人民幣商機。預計2025年5G網絡將覆蓋全球40%的人口,達到27億人。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市場。
物聯網催生5G網絡需求
移動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正在推動互聯網從消費級向產業級演進,物聯網終端設備的指數級增長以及海量數據的產生正在對移動網絡設施提出更高的需求。根據GSMA、政府工作報告、IDC、中國信息化百人會、德勒研究等數據報告(以下數據應用均來源于此),在物聯網時代高清監控需要10GB流量天,自動駕駛為4TB天,航空飛行40TB天,而智能工廠則需要1PB天。物聯網終端設備也將從2016年的100億級連接,逐年增多,2040年時將擴張到1000倍(100000億級連接)。
因此5G技術應運而生,其在數據傳輸速率、移動性、傳輸時延以及終端連接數量方面的技術優勢將推動萬物互聯。
據悉,目前全球已有49個國家和地區,77個運營商正在開展5G相關測試,且中國營運商正在部署全球最大的5G網絡。從各國運營商的速度來看,在5G上皆采取了領跑戰略——5G建設已經不僅是上網速度快的問題,而是演變成為決定智能時代國家競爭力的關鍵。美國、中國、日本、韓國5G商用目前已進入倒計時階段。
5G基礎技術最受資本青睞
根據《報告》,2020年-2035年期間全球產業鏈投資額預計將達到約3.5萬億美元,其中中國約占30%。與此同時,由5G技術驅動的全球行業應用將創造超過12萬億美元的銷售額。而且根據《報告》,5G支持的行業產出還將繼續擴大,其中制造業未來會達到20萬億以上的產值,而10萬億以上的行業則由信息和通信,批發、零售和娛樂,公共服務和設施。
5G產業鏈投資分布。
5G市場受到了資本市場的關注,當前投資熱點集中在基礎技術及下游應用,標的公司偏小型化。專業投資機構依然是資本運作中最活躍的參與者,由于行業尚處于發展的早期階段,以風險投資基金對中小型創始公司的投資最為活躍。
5G也受到了國際大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關注,德勒從中國和美國市場各選擇十大VC和十大PE,研究其對5G的投資熱點。可以看到,VC會比較關注智能教育、智能出行、車聯網領域,而PE則較看好遠程教育及智能機器人。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對5G相關領域投資
相對而言,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對5G相關產業的投資以基礎技術(58%)為主,其次是下游應用(31%),而通訊技術最少(11%)。人工智能、大數據、視覺技術是基礎技術的投資熱點,智慧出行和智慧醫療是下游應用的投資熱點。2017年1月-2018年8月期間中國較為活躍的私募股權投資(含VC和PE)對5G產業鏈的投資,共計產生了約200個投資案例,其中超過10起案例的產業分別是人工智能(36起)、智慧出行(21起)、大數據(20起)、智慧醫療(17起)、智能機器人(16起)、視覺技術(13起)。
5G應用場景今、明年可見
很多人都會聽過這么一句話: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5G對于人類生活的改變將會是巨大的,革命性的。在4G時代,人與人的連接已經差不多完成,5G將實現人與物、物與物的連接,也就是家庭、辦公室、城市里的物體都將實現連接,走向智慧和智能。5G下物聯網每平方公里連接數可超過一百萬。萬物互聯時代將到來。
5G通過云計算、人工智能、ARVR、控制技術、視覺技術、傳感技術、邊緣技術等,實現了移動智能監控、聯網無人機、云、ARVR、遠程工業控制、車聯網這些通用技術模塊的構成,最終帶給我們一個個行業場景方案的落地:在不久的將來,普通人先接觸到的可能是4K、8K直播,VR、AR游戲等,體驗“全場景”、“沉浸式”效果。實際上目前基于5G網絡下的遠程醫療、自動駕駛、無人機作業等也開始探索應用。
在應用場景選擇方面,5G小規模試點部署的優勢首先將通過移動寬帶體驗的場景體驗。例如以人為中心的4k8k視頻,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技術(ARVR)帶來的沉浸式娛樂消費,后期會隨著基站和下游應用終端數量的增加,場景對實驗要求下更加嚴苛的新增需求明細,運營商將專項關注低時延、高可靠的網絡的建設,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場景將使5G價值得到充分發揮。
在建設區域選擇方面、首先選擇人口規模大、經濟較發達的重點城市,城市內部則選擇人口高密度區域以及核心應用場景進行小規模部署,隨后圍繞重點城市拓展場景和部署區域,并向其他城市的重點場景拓展。而根據三大運營商部署,中國移動(成都、深圳、青島、天津、福州、武漢、南京、貴陽、沈陽、鄭州和重慶12個城市)、中國聯通(北京、雄安、沈陽、天津、青島、南京、上海、杭州、福州、深圳、鄭州、成都、重慶、武漢、貴陽、廣州和張家口17個城市)、中國電信(北京、雄安、深圳、上海、蘇州、成都、蘭州、南京、福州、重慶、杭州、海口等17個城市),5G網絡將在總體技術相對成熟、經濟價值大的下游應用場景、優先落地,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多的技術壁壘將被打破,5G賦能下游應用帶來的經濟價值也將在更多場景凸顯。
此外根據《報告》,高清監控、ARVR情景數字與購物、高清視頻(4k8k)、物流無人機、L2L3級別自動駕駛無人駕駛已經可以在短期內(目前-2020年)落地。而家居互聯、高鐵通訊娛樂、ARVR沉浸式娛樂、商用車編排形式、戶外物流機器人、輔助遠程手術操縱、L4級別智能駕駛則在2026年前可以實現。而更遙遠的5G應用場景,如精尖遠程手術控制、L5級別智能駕駛、遠程檢修機器人、智能電網等,很可能還要等到2030年才能看到了。
采寫:南都記者 孔學劭 卜羽勤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