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中國信通院發布的《5G產業經濟貢獻》顯示,預計2020年至2025年期間,我國5G商用直接帶動的經濟總產出達10.6萬億元,直接創造的經濟增加值達3.3萬億元。業內人士認為,5G商用將為多個垂直細分行業帶來發展機遇。
5G網絡建設進程加快
英諾天使基金合伙人周全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5G項目在投資界很熱。他最近就看了一些與5G應用相關的創業項目。
平安證券指出,運營商將加大投入。2019年全球5G移動通信基站的投資規模有望達到20億美元,國內有望達到9億美元。到2022年,全球5G移動通信基站的投資規模有望達到150億美元,國內有望達到50億美元。
中國聯通研究院院長張云勇表示,5G網絡在全國25個省市試點,5G商用將為眾多垂直行業帶來發展機遇。今年下半年,5G手機預計將規模量產。
中關村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今年5G預商用,明年5G網絡建設進程將加快。5G商用將給電信運營業帶來發展機會,同時利好系統設備商、手機終端、芯片等電子信息行業企業。
中國信通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監管研究部主任張春飛團隊指出,從間接貢獻看,5G與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深度融合,將支撐傳統產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管理服務等生產流程的全面深刻變革,助力傳統產業優化結構、提質增效。預計2020年至2025年期間,我國5G商用間接拉動的經濟總產出約24.8萬億元,間接帶動的經濟增加值達8.4萬億元。
上市公司披露進展
從目前情況看,多家公司披露了5G業務的相關進展。
新產品拓展方面,信維通信表示,繼續圍繞射頻主業豐富新產品線,包括濾波器在內的射頻前端器件及模組、5G毫米波LCP射頻傳輸線、多種型號的5G基站天線振子等已陸續向客戶供貨,為公司帶來新的業務增量,為未來萬物互聯的5G時代提供了堅實的產品保障。
順絡電子表示,2018年完成了用于5G通訊設備的介質濾波器、耦合器等產品的原型樣品研發,部分產品獲得了關鍵性大客戶的認證編碼。同時,積累了相關的設計、材料、工藝和測量技術,為下一步商業化生產打下了堅實基礎。
碩貝德的5G天線業務取得一定突破。碩貝德表示,公司5G業務尚處于起步階段,出貨量較少;除5G天線已批量出貨外,毫米波芯片模組和5G射頻模組還處于流片或樣品測試階段,產品能否研發成功并獲得市場訂單尚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