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上海公司網站頁面
中國移動于19日宣布,將先行在北京、上海、安徽、江西、河南、湖北、陜西等七省市試點推出手機資費階梯定價套餐,套餐外國內手機上網采取單價模式收費。
據了解,此次中國移動推出的階梯套餐,月使用費為18元,包含80分鐘全國主叫分鐘數、來電顯示,全國被叫免費。套餐外國內手機上網采取單價模式收費,根據用戶每月國內流量使用量分為4段,價格最低至0.005元/MB(折合5元/GB)。用多少就付多少錢,用得越多越便宜。
今年8月份,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關于進一步規范電信資費營銷行為的通知》中提到,鼓勵基礎電信企業為用戶推出根據使用量給予優惠折扣的階梯定價式資費方案,2018年應在部分地區試點推出至少1種,滿足部分用戶的消費需求。
據人民網通信頻道了解,截至目前僅中國移動在試點地區推出階梯定價式套餐,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尚無相關消息。
中國移動在2015年試點推出的階梯定價資費頁面
階梯定價套餐門檻不低
早在上個星期,中國移動上海公司就發布將推出階梯套餐的公告。套餐之外的國內手機上網流量采取單價模式收費,根據用戶每月使用量分為4檔,為0.1元/MB,0.03元/MB,0.01元/MB和0.005元/MB。中國移動在公告中表示“用多少就付多少錢,越用越便宜。”
事實上,中國移動早在2015年就曾推出過流量階梯單價資費套餐,當時的資費分為8/18元兩檔,含30/80分鐘國內通話,超出后國內主叫0.15元/分鐘,國內被叫免費,流量0-100MB(含)按0.15元/MB,100-500MB(含)按0.08元/MB,500MB-1GB(含)按0.05元/MB,1-2GB(含)按0.04元/MB,2-15GB(含)按0.03元/MB。
工信部剛剛發布的2018年10月份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則顯示,10月當月DOU(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5.66GB,同比增長151%。另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手機流量均價已降至9.82元/GB,突破10元/GB大關。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認為,現在距離2015年試點階梯定價已經過去三年了,在這三年中運營商年均單位流量資費下降30%以上。這次運營商新推出的階梯定價套餐,與目前運營商的套餐相比并不便宜,門檻(套餐月費)也不低。
付亮表示,現在大量的低門檻日租卡、大流量套餐紛紛出現,這些套餐都只有兩三檔,將資費打到最低,多檔的階梯套餐已經很難體現出優惠來了。
僅適用流量使用較少的用戶
那么,“階梯式流量”是否劃算?
假設一位用戶一個月用20G流量,即便以“階梯式流量”最便宜一階的5元/GB來計算,則需要支付流量費100元,這種計費方式,明顯高于中國移動增送20G流量的大流量系列套餐。而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早已經有了1元G、1元1天無限量套餐等更刺激用戶的方式。
付亮表示,不同套餐有不同的使用人群,現在的流量階梯定價僅適用于流量使用較少的用戶,亦或者上網需求波動較大的客戶使用,不用擔心流量突然增加,資費大幅上升。“對流量較少的用戶,按月定價比按日定價更合算。”而對于流量習慣已經養成的用戶,日租卡、大流量套餐的資費會更便宜。
《通信世界》總編輯劉啟誠則認為,階梯套餐是運營商在無限量套餐后的一種應對策略,也是價格競爭下運營商理性發展的一個趨勢,“階梯套餐相當于在原有套餐的基礎上,疊加更為優惠的流量包,讓用戶可以放心去用,是留住用戶的一個手段。”(趙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