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消息,華為將于下個月在德國新設立一處信息安全實驗室,時機恰在德國5G頻譜拍賣之前。路透社消息稱,該實驗室的設立是為便于進行源代碼審查,因此業內猜測此舉旨在贏得監管部門信任。消息明確指出,華為將于11月16日在波恩(德國前首都,第二大政治中心)開設該實驗室。
合適的地點和合適的時機
目前華為是全球最大的5G網絡供應商,市場份額為28%。據估算,建造德國5G網絡的總成本可能高達800億歐元,對于華為和多位競爭對手來說無疑都是一筆大單。而此次設立實驗室的時機顯得恰如其分。
據消息,德國缺乏自己的電信硬件產業,德國官方愿意在不損害本國網絡安全的前提下,保持與中國密切的貿易和投資關系。據悉,德國電信作為市場領軍企業,與華為有著密切的業務關系。另外,包括德國電信總部、聯邦信息安全辦公室(BSI)等監管部門也都位于波恩。
作為先例,華為已經在海峽對岸的英國經受了獨立監督委員會的審查,并于2010年建立了一個技術實驗室,以便開展工作。華為表示,在其建立的網絡中,從未發現任何后門,但英國監管委員會最近確實對其設備的技術和供應鏈缺陷提出了批評。
值得注意的是,華為該實驗室的設立恰逢德國聯邦網絡監管機構(BNetzA)為其計劃于2019年第一季度舉行的5G許可證談判敲定條款之際。(BNetzA總部也設在波恩。)
BSI的一位官員表示,該實驗室將促進源代碼審查。審查項目包含用于運行網絡設備的編程語言,例如,檢查它是否存在“后門”之類的漏洞,以免被間諜機構利用。
BSI另一官員稱“我們必須面對德國的硬件制造商寥寥無幾的現實。基于此,我們在選用海外供應商時必須提出盡可能高的安全標準。”
華為等眾多電信供應商和網絡設備供應商上周共同參與了BSI舉辦的關于解決5G網絡安全問題的研討會,盡管拒絕就與德國政府的任何合作置評,但表示:“信息安全絕對是我們所做的一切的核心。”
BSI的一位發言人透露:“早在美國和澳大利亞提出相關問題之前,我們就已經完全獨立地在產品和相關的運維中建立了最高級別的安全保障,以響應用戶的需求。我們嚴格按照全球最高標準對產品的網絡安全進行測試。”
友好的國度和友好的關系
在華為極力爭取德國政府信任的同時,一個由國家經濟和數字事務部長Andreas Pinkwart率領的50人的商業代表團目前正在中國訪問。Andreas Pinkwart的辦公室表示,他將參加11月中旬華為實驗室的開放。
另外,華為還是地區城市杜伊斯堡(Duisburg)一個智慧城市項目的主要合作伙伴。而杜伊斯堡本就是“一帶一路”重要樞紐,通過公路和鐵路網與歐洲最繁忙的河流萊茵河連接起來,正逐漸成為杜伊斯堡市長澤倫·林克口中的“中國城”。
華為公共關系副總裁孔瑜(Julio Kong)在Pinkwart訪問北京的一份聲明中表示:“作為一家中國公司,我們在北萊茵威斯特伐利亞州的運營環境非常理想。北威州是創新和技術的中心,對我們來說是通往歐洲的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