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數據創新中心(Center for Data Innovation)今天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盡管目前美國在人工智能開發方面占據優勢,但隨著歐洲被新的人工智能時代邊緣化,中國正在迅速崛起。
一直以來,關于哪個地區掌握著AI的絕對實力、以及主導自動駕駛與其他自動化形式等尖端技術將產生何種影響的問題被廣泛討論。在這種背景之下,這份報告應運而生。也許在未來幾十年中,誰能在人工智能這場軍備大戰中占據高地,掌握頂尖的AI技術,誰就能擁有更大的經濟優勢。
美國科技公司和政策制定者憂心不已。因為中國將人工智能上升為國家戰略,并希望于2030年前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這一規劃的部署,使中國完全有可能主導這個關鍵領域。中央政府開放全面收集數據,并成立官方領導團隊,一系列舉措似乎為這項規劃加足了馬力。
然而,該報告指出,美國、中國、歐盟這三個區域均擁有強大的潛在資產,包括可能阻礙AI研發的風險。這三者中,歐盟可能面臨最大的挑戰,因為其在AI六大關鍵技術中均不占任何優勢。
“人工智能將是下一波創新浪潮,忽視這一機遇將對該地區的經濟和國家安全構成損失和威脅,”數據創新中心主任Daniel Castro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歐盟擁有強大的人才儲備和活躍的研究團體,但如果不改進其現有的人工智能發展計劃,將無法與中國和美國保持同步。”
該中心基于人才、研究、開發、采用率、數據和硬件這六個指標,并根據100分制,對各區域AI實力進行排名。最終研究人員得出,美國以44.2分居于榜首,中國以32.3分排名第二,歐盟則以23.5分位列第三。
該報告還指出,美國在人才、研究、開發和硬件這四個指標中占據主導地位。中國則在采用率和數據方面領先。
對于近年來非常重視AI發展的歐盟來說,這一調查結果似乎令人擔憂。但該地區的確在以下四個指標中排名第二:人才、研究、開發和采用率。其中,歐盟在研究方面的優勢尤為突出。
“在AI方面,歐盟有能力與中國和美國競爭,但其AI人才數量與發展和采用之間存在明顯的脫節,”數據創新中心高級政策分析師Eline Chivot表示,“歐盟應優先考慮挽留AI人才的政策,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商業應用,支持能夠在全球AI市場中有效競爭的大公司,改革法規,從而使數據更好地為人工智能服務。”
除此之外,這份報告還顯示,與歐盟和美國相比,中國AI人才緊缺。中國應該廣泛擴大對大學AI教育的投入。與此同時,中國已經在AI開發和采用所需的數據方面建立了強大的優勢。
美國成為AI的領頭羊,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目前一些科技巨頭對該領域的投入。但該報告認為,如果美國希望保持這一領先地位,必須大力培養和獲得AI人才,包括降低外來人才移民美國的難度,以及增加AI研究投資等措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