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由人工智能驅動的自動新聞服務Radar現在每月為遍及英國的數百家媒體撰寫數千篇報道,其中包括大眾感興趣的很多頭版報道。Radar的廣泛應用標志著自動化新聞已經從體育和金融類報道拓展到人類感興趣的各個主題。
多年來,世界各地的新聞編輯室一直在試驗自動化新聞,彭博社和美聯社等美國機構是最早采用這一技術的機構,但這項新生技術主要用于格式化的報道,比如說金融以及體育賽事結果等固定格式報道。
然而,Radar所報道的是大眾感興趣的新聞。該軟件根據健康、犯罪、教育和住房等領域的最新官方統計數據生成報告。
在為Radar工作的六名人類記者中,有一名會撰寫一篇文章的“模板”,為各種可能的描述——例如暴力犯罪的激增、溫和上升或大幅下降——編寫相應的措辭。然后,只需點擊鼠標,就可以針對英國391個不同地區創建針對性的報道,并提取出該地區的特定統計數據。
Radar是通訊社 Press Association 與新聞數據初創企業Urbs Media合作成立的合資企業,于2017年在谷歌的支持下創建。
由于廣告收入的減少導致當地記者數量減少,Radar的支持者希望這種自動化新聞技術能幫助抵御地方性報道數量的下降。現在,Radar所生成的故事出現在從小型地方周刊到大型地方性日報等各個媒體,其中也包括《蘇格蘭人》和《約克郡郵報》等知名地方媒體。
Radar的數據編輯約瑟夫·胡克(Joseph Hook)表示,團隊所創作的新聞報道,對諸如他之前在《斯文登廣告報》(Swindon Advertiser)擔任記者時的那種角色很有幫助,因為這會讓記者有更多時間進行更人性化的報道,也就是與人交談。
他說:“由于地方報紙在時間方面相當緊張,你根本沒有機會花一天的時間去了解這些數字,并把它們納入報道中。”“把它們自動呈現給你意味著,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出去尋求當地人的意見。”
Radar主編加里·羅杰斯(Gary Rogers)估計,該服務出版的報道中,有一半是由當地記者補充的。然而,對于在線新聞網站轉載的報道,這一比例降至20%。
Radar最大的客戶是JPI Media,其前身是Johnston Press,該公司每年平均向Radar支付1250英鎊的費用,用于向旗下每個媒體提供報道。JPI管理著約160個地方性媒體,其中包括The i和Scotsman等,每周從Radar獲得約700個報道。
JPI內容開發總監蒂姆·羅賓遜(Tim Robinson)表示:“這是生成內容的一種方式,Radar能夠幫助我們在沒有資源的地方,在我們無力所及的領域完成報道。”
羅賓遜表示,該合作解決了“我們面臨的一些挑戰”,每月出版的數千篇自動化報道是其產出的“重要且不斷增長”的一部分。但他補充稱:“我們不能說我們現在正在用機器人取代員工,這是為了補充——在線內容是無限的。”
曾經依賴于本地企業廣告的地方性報紙,如今正艱難地與發布分類廣告的網站競爭,此外還要與主導定向數字廣告的Facebook和谷歌競爭。據英國老牌雜志《出版公報》報道,2005年至2018年間,英國有245家地方媒體倒閉。
在谷歌表示支持Radar之前,曾承諾支持新聞商業模式的實驗。此前有批評稱,該公司在數字廣告市場的主導地位扼殺了許多媒體公司的收入。
全國新聞工作者聯盟(NUJ)高級宣傳和通訊官莎拉·卡文納(Sarah Kavanagh)表示,盡管NUJ認為通過技術支持新聞行業具有積極意義,但其中的“一個潛在的風險在于,投資于這項技術的公司會進一步減少對記者的依賴”。
尼克·戴維斯(Nick Davies)曾是一名記者,著有《Flat Earth News》等媒體書籍。他認為算法創新是“火上澆油”。
他說:“當地新聞機構的力量已經被擁有它們的公司所削弱,記者們也沒有資源來報道法庭和機構。”“走出困境的唯一辦法是找到一種新的商業模式。”
今年2月,Reach將旗下《每日鏡報》和《星期日鏡報》(Sunday Mirror)等媒體的價值減記2億英鎊。迄今為止Reach試用Radar已經有幾個月的時間,但并沒有拓展到付費訂閱內容。
Reach位于曼徹斯特的數據新聞部門主管戴維·奧特韋爾(David Ottewell)表示,該行業面臨的挑戰并不是“我們沒有足夠的報道文字”,而是我們需要更好的詞語和更好的故事。”
“很明顯,人工智能和自動化在新聞業中扮演著一個角色,告訴我們有趣的爭論在哪里,”他補充道。“它是在幫助而不是取代寫作過程。”
Radar現在每天為英國多達350個地方媒體報道提供副本。羅杰斯表示,他正試圖為一個面臨挑戰的行業帶來一種“非常劃算的方式,來生成高價值的硬新聞內容”。
媒體公司Iliffe Media旗下諾??丝蠹垺禙enland Citizen》編輯馬克·萊斯利(Mark Leslie)認為,他的讀者無法分清哪些報道是記者寫的,哪些是根據模板自動生成的。“坦白地說,讀者根本不在乎是誰寫的,”他說。(騰訊科技審校/皎晗)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