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合國官網1月31日報道,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當天發布一份報告指出,過去五年來,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利申請數量激增,目前全球所有的人工智能專利之中,有一半都是在2013年后申請發布的,總數超過17萬件。這一趨勢表明,人工智能技術不但將為科技行業,更將為人類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帶來革命性轉變。
從專利申請數量來看,機器學習是當前人工智能領域的主導技術,增長速度最快的是應用于語音識別的深度學習,2013-2016年間,這一領域的專利申請數量每年以175%的速度增長,遠遠高于同期其他專利平均33%的年增長率。
報告顯示,美國和中國是人工智能專利的主要申請國。由于中國企業極少在海外申請專利,來自美國的科技巨頭IBM和微軟公司分別以8920和5930項專利,位居這一領域專利申請排行榜的前兩名。來自日本的東芝公司以5223項專利排名第三,韓國的三星公司和日本的NEC集團分列第四和第五位,專利申請數量分別為5102項和4406項。
雖然中國企業很少在海外申請專利,但人工智能專利申請最多的前20家科研機構中,就有17家來自中國,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前20種科技出版物中,也有10家來自中國。上述兩項數據表明,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增加。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弗朗西斯·高銳表示,在未來數年內,人工智能將成為軍事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大國將開始關注自身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戰略地位。面對這一情況,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領導下,針對由人工智能技術所帶來的、與知識產權相關的法律和道德問題,在成員國之間開展對話討論,就顯得至關重要。高銳還指出,“你問我,人工智能是好事還是壞事,我想說,所有的技術,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都是中性的,關鍵是人類利用它來做些什么。假如我們利用人工智能科技,開發能夠毀滅全人類的自動化武器系統,那當然不是一件好事,但假如人工智能技術被用來改善醫學診斷,或是其他有利于人類福祉的目的,那當然就是一件好事。”(王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