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從中央到各大部委、到地方,對于人工智能的扶持政策持續加碼出臺。機構分析認為,我國人工智能產業景氣度有望進一步上行,自動駕駛、智能服務機器人、金融科技、智能穿戴設備等細分方向有“錢景”。
政策持續加碼人工智能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副司長任利華日前表示,智能語音是最早落地的人工智能技術,我國智能語音產業的產業規模、創新能力、企業實力、應用程度、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局面。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進一步推動以智能語音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發展,加強技術攻關、促進行業融合應用、優化發展環境,務實推動智能語音產業規模發展。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點任務揭榜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其中指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通過開展人工智能揭榜工作,征集并遴選一批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具備較強創新能力的創新主體,在人工智能主要細分領域,選拔領頭羊、先鋒隊,按照“揭榜掛帥”的工作機制,突破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短板瓶頸,樹立領域標桿企業,培育創新發展的主力軍,加快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創新發展。同時還確定了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服務機器人、智能無人機、智能傳感器、神經網絡芯片、智能工業機器人、智能控制裝備等具體的重點任務方向。
國家發改委11月19日也表示,下一步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搶抓人工智能發展戰略機遇,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創新能力,加強產業鏈協同和產業生態培育。
人工智能加速發展
人工智能今年以來呈現出加快發展的態勢。11月1日召開的百度世界大會更加引發市場關注。在此次大會上,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宣布,百度與一汽紅旗聯合推出中國首款L4級自動駕駛乘用車。李彥宏還與一汽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徐留平共同發布了量產計劃:2019年小批量下線示范運行、2020年大批量投放更多城市運營。
這是繼7月4日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宣布與金龍客車聯合推出的全球首款L4級無人小巴阿波龍量產下線后,百度在無人駕駛領域的新進展。而從商用車到乘用車,百度的無人駕駛計劃向大眾化邁進了重要一步。除了無人駕駛,百度在智能交通方面的布局也有新進展。在大會上,李彥宏公布了百度的AI城市“ACE王牌計劃”,并表示百度AI城市解決方案將率先落地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兩個超級大城市:北京和上海。
除了百度不斷攻城略地,另一大人工智能巨頭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自動駕駛公司Waymo近日發布聲明稱,已獲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機動車輛部(DMV)批準,成為全球首家獲得前排無人類司機駕駛測試許可的公司。同時,人工智能也獲得了全球多國政府的政策支持,特別是中國對人工智能產業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而根據規劃,2020年、2025年和2030年中國AI核心產業規模將分別超1500億元、4000億元和10000億元,并且帶動數萬億規模的相關產業。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文表示,中國計劃推廣新一代的人工智能即2.0版本,預計2020-2035年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將大幅擴大,預計到2035年,人工智能有潛力拉動中國經濟年增長率上升1.6個百分點。
地方政府扶持政策不斷落地
在國家大力發展人工智能同時,各地方政府也不斷出臺扶持政策。日前,上海市政府與發改委、科技部等共同主辦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并在會議期間推出加快推進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的22條具體措施;山東省人工智能產業聯盟正式成立;南京市則發布生態科技島人工智能示范區發展規劃。
人工智能相關上市公司在與地方政府合作推進場景落地方面近來也捷報頻傳。例如科大訊飛先后與銅陵、阜陽、南寧、上海、貴州等省市簽署戰略合作,推進其人工智能產品體系落地;海康威視也先后與贛州、廣州、龍口以及中山等市公安局簽訂警企合作協議,推進智慧公安建設;此外還有高樂股份與中國電信聯合中標智慧教育項目;千方科技加入百度智能駕駛Apollo計劃等。
分析認為,當前人工智能發展仍然處于“嬰兒期”,擁有巨大成長空間。人工智能在產業升級、產品開發、服務創新等方面具有很強的技術優勢,應加強人工智能和產業發展融合,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以人工智能技術推動各產業變革,促進人工智能同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
中國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工智能投資。據統計,全球人工智能融資規模從2013年的17.4億美元增至2017年的152.4億美元。其中,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融資額825.0億元人民幣,融資事件數441起。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融資規模占全球的49%,而美國僅為38%。
人工智能助推上市公司業績增長
三季報顯示,那些率先采用了人工智能技術的公司,業績增長顯著。如佳都科技將人臉識別技術應用于軌交等領域。公司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0.76億元,同比增長2.67倍。新國都將人工智能與支付相結合,公司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0.91億元,同比增長1.77倍。漢鼎宇佑布局“人工智能+醫療”。公司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0.59億元,同比增長1.08倍。
記者查閱上市公司的三季報發現,機構資金“慧眼識珠”,早已潛伏到部分人工智能公司。例如在業績增速第一的三豐智能中,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持股433.05萬股,占流通股比2.17%,持股數量未變。
社保基金早已悄然買入浪潮信息。浪潮信息三季報股東榜顯示,全國社保基金四一三組合新進買入1557.81萬股,占流通股比1.21%;全國社保基金一零七組合新進買入667.04萬股,占流通股比0.52%。
資本大佬也不甘示弱。中科曙光三季報顯示,公司三季度獲大佬葛衛東增持,其持股高達3537.15萬股。數知科技的三季報則顯示,三季度信托資金密集進駐到公司前十大股東榜里。新進的信托包括華安未來資產-工商銀行-杭州陸金承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國壽安保基金-渤海銀行-民生信托-中國民生信托-至信349號集合、華保信托有限責任公司-華寶-平安前海1號單一資金信托、鵬華資產-工商銀行-中建投信托-中建投信托·京杭單一資金信托、建信基金-興業銀行-中融國際信托-中融-宏金114號單一資金信托。
業績方面,目前已有39家人工智能相關上市公司率先披露了2018年報業績預告,其中業績預喜的公司達到23家,占比接近六成,多喜愛年報凈利潤有望實現同比翻番,蘇寧易購、千方科技、二三四五、科大訊飛、海格通信、東華軟件等6家公司也均預計年報凈利潤同比增幅達到或超過50%,高成長性較為顯著。
細分領域“錢景”光明
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根據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點任務揭榜工作方案》,未來人工智能將會像互聯網一樣持續滲透到各個行業和領域,通過對數據信息的高效處理,幫助企業和用戶持續改善經營效率和使用體驗。
對于行業投資機會,機構分析認為我國人工智能產業景氣度有望進一步上行。建議關注自動駕駛、智能服務機器人、金融科技、智能穿戴設備等人工智能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并已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商業化應用的細分方向。
華融證券表示,我國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信息安全等領域已具有一定的技術實力,疊加多項政策出臺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在我國快速發展,AI+場景正在逐步落地。在金融、交通、安防等領域,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的滲透率正在快速提升,這將帶給相關領域企業的發展機遇。建議關注人工智能領域的語音識別領域、計算機視覺領域、無人駕駛領域的相關龍頭個股。
平安證券堅定看好國內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尤其是黨中央、國務院將人工智能作為經濟轉型的重要抓手之后,未來在融合發展上有著更大的發展空間。基礎層方面,建議關注國內服務器、高性能計算企業浪潮信息、中科曙光在算力提供上的市場機會;在應用層方面,建議關注語音、計算機視覺、自動駕駛、預測分析等技術在AI+(客服、安防、醫療、汽車、金融等)市場上的應用,覆蓋企業中,建議關注科大訊飛、海康威視、蘇州科達、衛寧健康等標的。
華鑫證券也持續看好云計算、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細分領域的公司。在云計算領域,關注用友網絡;在網絡安全領域,關注在網絡安全行業技術積累深厚,產品定位領先,并不斷拓展數據安全、態勢感知等領域的啟明星辰;關注醫療信息化龍頭企業衛寧健康;關注在金融科技領域持續投入,并保持領先優勢的恒生電子。另外,華鑫證券建議關注業績良好的細分領域龍頭深信服、合眾思壯、中科曙光、浪潮信息等公司。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