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國家標準委印發《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18年版)》,明確提出到2018年,累計制修訂150項以上智能制造標準,基本覆蓋基礎共性標準和關鍵技術標準。到2019年,累計制修訂300項以上智能制造標準,全面覆蓋基礎共性標準和關鍵技術標準,逐步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智能制造標準試驗驗證平臺,提升公共服務能力,提高標準應用水平和國際化水平。
智能制造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貫穿于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活動的各個環節,具有感知、學習、決策、執行、適應等新型生產方式。裝備制造業是國之重器,是制造業的基石,在推動《中國制造2025》實施、實現中國制造由大到強的轉變中肩負重要使命。隨著智能制造領域政策的持續出臺,中國制造業逐漸向智能制造方向轉型,并開始大量應用云計算、大數據、機器人等相關技術。
在國家政策推動,制造業技術轉型升級等背景下,中國智能制造產業發展迅速,對產業發展和分工格局帶來深刻影響。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智能制造行業市場規模為15150億元,增長率為22.6%,伴隨著技術的逐漸完善,應用產業的不斷拓展,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智能制造行業作為中國制造業的主要驅動力之一,利好政策的不斷出臺,行業將持續穩定增長,中國制造業中所起到的地位將會越來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