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氣候危機與能源轉型的雙重背景下,“碳中和”已成為各國戰略的核心議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提出“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標,并通過”1+N”政策體系推動能源結構轉型、產業升級與技術創新。在這一進程中,熱立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熱立方”)憑借其高效節能的熱泵技術,成為清潔能源替代與低碳供暖領域的標桿企業,為全球碳中和目標注入強勁動力。
一、政策驅動:碳中和目標下的能源轉型機遇
中國碳排放的73.2%來自能源消耗,其中電力、工業與交通是主要排放源。為實現碳中和,政策明確六大發力方向:調整能源結構、產業轉型、提升能效、低碳技術推廣、健全市場機制及增加生態碳匯。熱泵技術因其高能效、零排放特性,被國際能源署列為“碳中和關鍵路徑”,預計2045年全球50%的家庭供暖將依賴熱泵。
熱立方的核心產品——地暖機系統,正是響應政策導向的典型解決方案:
替代化石能源:通過電能驅動熱泵,直接減少煤炭、天然氣等傳統能源依賴,助力電力行業脫碳;
能效突破:熱泵制熱能效高達425%,遠超傳統空調與燃氣鍋爐,契合中國單位GDP碳排放年均下降9%的嚴苛要求;
多場景覆蓋:從家庭冷暖到工農業烘干,全面滲透高耗能領域,推動工業與建筑節能。
二、技術突破:熱泵技術的碳中和價值
熱立方的技術創新,直擊碳中和痛點:
1. 能源結構轉型:清潔供暖的中堅力量
中國北方冬季燃煤取暖是霧霾與碳排放的重要來源。熱立方地暖機采用EVI噴氣增焓技術,在-35℃極寒環境下穩定制熱,替代燃煤鍋爐與燃氣壁掛爐。以挪威奧斯陸用戶為例,200㎡房屋年采暖電費僅300歐元,碳排放量較傳統方式減少80%。
2. 工業與建筑減排:全場景節能方案
工業與建筑領域占中國碳排放的80%以上。熱立方針對工農業烘干、商用冷暖等場景提供定制化熱泵解決方案。此外,地冷機通過地面水循環制冷,無風感、低噪音,破解中央空調高耗能難題,助力綠色建筑發展。
3. 國際標準與認證:技術實力的全球背書
熱立方產品通過歐洲Q-Label認證及高能效等級A+++認證,多項技術指標超越歐盟標準。其高標準實驗室與清華研發團隊,持續推動熱泵能效提升與環保制冷劑應用,契合中國“低碳技術研發推廣”政策方向。
熱泵技術,碳中和時代的“溫暖答案”
從挪威極寒之地到中國北方鄉村,熱立方用20年技術積淀證明:熱泵不僅是替代化石能源的工具,更是重構能源體系、實現綠色增長的引擎。在“雙碳”目標的政策東風下,熱立方以科技之力,為全球用戶提供“冷暖自由”,為地球減負。選擇熱立方,就是選擇一條經濟與生態共贏的未來之路。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