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千尋位置參與起草的《公路路面輕量化智能養護巡檢技術要求》團體標準(下簡稱:標準)獲中國智能交通產業聯盟批準發布,于2025年起正式實施。
該標準由臨沂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山東省交通科學研究院、千尋位置、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等單位共同起草,是業內首個“北斗+AI道路巡檢”的行業標準。
標準的提出,不僅為公路輕量化智能養護巡檢系統的規劃、設計與開發給出了作業指導,也補全了行業拼圖,推動公路養護管理智能化、數字化、自動化創新發展。
“北斗+AI”大幅提升公路巡檢效率行業標準呼之欲出
我國公路養護的里程數已占公路總里程98.8%,基本做到有路必養,日常巡檢是公路養護的關鍵。以傳統高精度檢測車為代表的路面病害檢測方式依賴重型監測設備,成本高昂,巡檢速度緩慢,時效性差,難以滿足我國大規模公路養護的需求。“北斗+AI道路巡檢”系統的創新應用,實現對道路病害的車道級定位、精確去重和精細化面積計算,極大提升了道路巡檢效率。
然而,由于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范, 實際應用中,“采用什么級別的定位精度?”“什么樣的環境下可以作業?”“要不要改變傳統的作業方式?”等都成為困擾用戶的難題。
邏輯框架圖
《公路路面輕量化智能養護巡檢技術要求》從車載數據采集子系統、視頻智能分析子系統和智能養護應用子系統等三方面規定了公路輕量化智能巡檢的功能性能與技術要求,為“北斗+AI道路巡檢”系統的規模應用提出了標準化參考。
千尋位置持續引領行業創新發展
憑借北斗+交通的創新應用,千尋位置成為該團體標準的重要起草單位之一。通過創新性地融合北斗時空智能技術與計算機視覺技術,千尋位置打造了北斗+AI道路智能巡檢系統——千尋馳觀。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道路病害有了精準的位置和唯一的身份信息,可實現精確的面積計算。目前,千尋馳觀已實現對道路病害的漏報率低于5%、準確率高達90%的巡檢效果,其效率是人工巡檢的近40倍,成為提升道路養護管理水平和管理效能的重要工具,在山東、遼寧、云南、江蘇等全國多個省市的高速公路及國省干線落地。
作為全球領先的時空智能科技公司,千尋位置一直堅持自主創新,率先推動北斗時空智能技術成果產業化、商業化,助力各行各業數智化轉型升級,已經累計申請742項專利(其中90%為發明專利),先后獲得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人工智能產業創新揭榜優勝單位、北斗杰出貢獻獎等多項榮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