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中學泥崗校區學生宿舍新增電梯項目榮獲深圳市建筑工務署授予的2022年度優秀項目組稱號。該項目是深圳市新型建筑工業化重大研究課題試點項目,也是國內首批采用雙電梯井道MiC(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模塊化集成建筑)技術的高層建筑產品。
深圳中學泥崗校區學生宿舍新增電梯項目,由中建海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海龍科技”)及中海建筑有限公司擔任EPC總承包單位。項目運用系列創新科技成果,通過“小切口”實現“大突破”,成功探索了既有高層建筑加建電梯的工業化、綠色化實施模式,為新型建筑工業化和促進建筑業高質量發展開拓路徑。
資料顯示,中建海龍科技致力于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與推廣,憑借科技創新在業內率先實現裝配式建筑由1.0時代向4.0時代的邁進,建立了豐富、領先的建筑工業化產品體系,以MiC模塊化技術領先全國邁入裝配式4.0時代,科研成果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中建海龍科技充分發揮EPC工程總承包優勢,推動設計、施工無縫銜接,首次在國內實現在井道模塊一次集成電梯滑軌、電梯門及幕墻系統,運用DfMA(Design for Manufacture and Assembly,面向制造和裝配的設計)設計方法,打通工廠自動化生產、數字化平臺管理與現場綠色快速建造,實現用工業化產品思維做建筑精品。
項目為四棟高層學生宿舍加建電梯,每棟增設兩臺、共計八臺1.6T電梯。由于項目是在舊建筑上加建電梯,如何確保新舊建筑的連接精度和質量,成為了實現快速建造的關鍵。為此,中建海龍科技利用工業級毫米級公差,取代傳統建筑的厘米級公差,自主研發MiC高精度定位系統,為模塊的快速精準裝配提供保障,提升項目工業化程度。
項目屬于當時國內最高的模塊化鋼結構建筑,在抗風、抗震設計上存在挑戰。中建海龍科技通過自主研發的滑移耗能式主次結構連接節點、疊箱豎向聯通式灌漿連接節點等科技成果,保證了整體建筑的抗風、抗震的安全性能。
此外,項目在綠色建造方面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一般來說,傳統建筑項目的廢棄物排放會高達600噸/萬平方米,而該項目施工現場建筑廢棄物排放為25噸/萬平方米,遠低于《綠色建筑評價標準》300噸/萬平方米以及國家“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目標200噸/萬平方米的標準和要求。
回顧建設歷程,以1號學生宿舍為例,中建海龍科技通過MiC綠色快速建造技術及數字化管理系統科學調配,從基礎施工到電梯交付,歷時66天,使項目如期竣工驗收,充分體現了新型建筑的優質、快速、綠色(低碳)、智慧建造的特點。
發展裝配式建筑是落實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理念的重要要求,是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中建海龍科技表示,將繼續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加快推進科技創新,積極做好裝配式建筑推廣應用,在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進程中實現大發展、作出新貢獻。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