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發布2022年“科創中國”系列榜單遴選結果,挖掘了一批具有產業先導意義和廣闊應用前景的技術成果。由中建海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海龍科技”)完成的“模塊化集成建筑(MiC)設計、生產與應用關鍵技術”成功入選綠色低碳領域先導技術榜。
為打造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風向標,深化“科創中國”建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在2020年正式設立了“科創中國”系列榜單,堅持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聚焦產學研深度融合關鍵環節,集中推介、轉移轉化技術成果,營造有利于科技經濟深度融合的良好氛圍。
MiC建造技術推動新型建筑工業化轉型
MiC(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模塊化集成建筑)技術在中國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也是推動建筑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發力點。為此,中建海龍科技大力發展MiC技術,不斷提升建造水平和建筑品質,推動“中國建造”優化升級。
MiC是裝配式建筑領域新技術,以工業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生產方式全面實現建筑、結構、機電、裝修等集成制造和快速組裝,是對傳統建造方式的革命性變革。中建海龍科技建立了豐富、領先的建筑工業化產品體系,以MiC模塊化技術領先全國邁入裝配式4.0時代,科研成果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通過發揮MiC技術的建造優勢,中建海龍科技三年內落地超過40個MiC建筑項目,并在2022年重磅發布“海龍模方”MiC系列建筑產品,受到行業和市場的廣泛關注。
高層電梯MiC模方(E系列)深圳中學泥崗校區新增電梯項目
該項目15層,60米高,在原有的四棟高層學生宿舍中加裝八臺1.6噸電梯,是國內目前最高的模塊化電梯項目之一。中建海龍科技通過MiC技術及數字化管理系統科學調配,完成四棟樓共108個模塊施工,使項目如期竣工驗收。該項目符合智能建造、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的要求,有利于推動新型建筑工業化,帶動建筑業轉型升級。
高層混凝土MiC模方(C系列)龍華樟坑徑地塊項目
作為國內首個高度近100米的混凝土模塊化集成建筑,該項目花費工期不到一年。若按照常規建造方式,完成時間需兩到三年。通過MiC建造技術,項目也將成為綠色示范工程:單位面積建筑廢棄物產生量不高于150噸/萬平方米,相比傳統建造模式減少75%以上;材料損耗相對傳統建造模式減少約25%;碳排放強度相對基準建筑減排率25%以上;污水排放100%達標;能耗相對國家標準減少30%以上。
高層鋼結構MiC模方(S系列)煙臺萊山濱海健康驛站項目
項目地下兩層,地上二十層,高77.8米,是目前國內最高的鋼結構MiC項目,總建筑面積11.7萬平方米,預計建設工期14個月,將成為國內建造速度最快的高層建筑之一。該項目突破了過去鋼結構裝配式建筑因連接節點問題導致的高層建造技術瓶頸,建成后將成為國內新型建筑工業化的標志性項目及模塊化建筑技術示范項目。
I-BOX微筑MiC模方(I系列)
I-BOX微筑是在海龍鋼結構模塊產品的基礎上進行橫向系統集成自主研發的MiC建筑,在滿足小空間居住的基礎上,用氫能源和光伏發電、應用五恒系統及被動式建筑、集成一體化污水處理、智能化管理等系統,既保障了安全性、舒適度,又實現了人性化、空間豐富性、功能多樣性。
發展智能建造,是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是推動綠色低碳“雙碳目標”實現的必由之路。作為裝配式建筑4.0時代的領軍者,中建海龍科技將繼續加強MiC技術的研究和運用,助推建筑業轉型升級和持續健康發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