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以下簡稱“中施企協”)公布,在“2022年工程建設十大新技術”中,中建海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海龍科技”)自主研發的“模塊化集成建筑(MiC)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成功入選。
“工程建設十項新技術”評審旨在推動工程建設行業科學技術進步,促進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緊密結合,由中施企協面向全行業征集具有引領性、創新性、實用性、推廣性,且能代表行業發展方向的重大突破性新技術。
中建海龍科技創新研發MiC模塊化集成建筑體系,在設計階段將建筑拆分為模塊單元,工廠內高效完成模塊的結構、裝修、水電、設備管線、衛浴設施等所有施工工序,在現場通過可靠連接技術快速組合拼裝成建筑整體,實現了“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
作為先進的建筑工業化生產建造方式,中建海龍科技MiC技術成果經院士專家組鑒定,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國際領先水平,對建筑業轉型升級具有重大意義。
中建海龍科技針對鋼結構和混凝土結構兩種模塊化集成建筑,從節點設計、制作工藝、施工方法和集成技術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研究,取得多項創新成果。同時,中建海龍科技依托MiC技術獲得多項成果,包括專利、軟件著作權、企業工法、企業標準圖集、深圳市地方標準等,并獲得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境外工程)等9項獎勵。
一直以來,中建海龍科技加大研發力度,不斷突破MiC技術難點,其建設的多個項目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作出了重大貢獻,比如:北大嶼山香港感染控制中心是香港首家采用MiC建造技術的醫院,按照香港永久建筑設計標準,將原本需要3-4年的建設流程縮短至不到4個月;竹篙灣檢疫中心是香港首個大規模檢疫中心建筑群,通過技術革新,施工速度較此前提升3倍,快過同行業2倍。
此外,中建海龍科技運用MiC技術,建成深圳市福田區幼兒園、深圳市福田區第九高科技預制學校、深圳中學泥崗校區學生宿舍新增電梯項目等多個學校項目。深圳中學泥崗校區學生宿舍加裝電梯項目還被深圳市政府評為以“小切口”實現“大突破”、用“換道超車”的方式推動建筑業全面轉型升級的典型案例。這些運用MiC技術建成的學校項目兼具快速建造、經濟高效、智慧集成、綠色環保等特點,成為解決深圳市公共教育設施短缺問題的可行思路。
近年來,隨著MiC模塊化集成建筑在國際上廣泛應用,國內建筑行業應用MiC技術的進程亦不斷提速。未來,中建海龍科技將通過MiC快速建造模式的推廣應用,以智能建造和數字化技術為切入,持續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