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指出,要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個城市的公共交通發達程度,不僅是要看機動車道有多寬,也要關注自行車道、人行步道有多長。駕駛順暢、騎行安全、步行愉悅,不同的出行需求都能得到滿足,生活才會有更多幸福感。
在城市交通網絡中,機動車的高速度并不意味著社會總體效率的最優化,在一定條件下,慢行交通更能夠引致更高質量的發展和更有品質的生活。在繁忙的城市道路上,同樣的中短途路程,兩輪出行往往與四輪出行所需時間不相上下,路況擁堵時甚至更勝一籌。
共享電單車作為城市慢行交通的典型交通工具,已經在越來越多的城市投入使用。據有關數據顯示,在每日的城市出行需求中,約有21.7%的市民從乘坐汽車出行轉化為共享電單車出行,約有14.4%的市民因使用共享電單車而放棄購買電動自行車。面對日益龐大的共享電單車隊伍,如何有效管理則是擺在城市管理者們面前的一道難題。一旦管理不善,則會出現像共享單車那樣盲目擴張、無序停放、潮汐擁堵等問題。
人民出行自成立以來,一直響應國家低碳出行、綠色出行的號召。為越來越多的用戶提供綠色低碳的共享出行方式。除了通過智能頭盔、重力感應、逆行識別等技術提升用戶騎行安全性以外,還通過獨立研發的RFID精準停車、90°定向停車技術、藍牙道釘、AI視覺識別等技術實現精準停車,有效解決車輛亂停亂放的難題。
據人民出行總裁胡北寒介紹,人民出行在業內首先搭建了慢行交通大數據監測平臺。通過5G信號與移動通信基站、GPS、AGPS、北斗、WiFI等五重定位技術可以清晰了解到在城市中投放的每一輛共享電單車的位置、電量、狀態等基本信息。同時可將所有車輛位置與行駛軌跡結合其他數據進行統籌分析,通過算法匹配出最優車輛調度方案,并自動將方案下發到運維人員的終端,以便運維人員能夠及時調度車輛,從而大幅提升了車輛的利用率,使城市的慢行交通“快”起來。
胡北寒還表示,共享電單車行業涉及多個環節,僅憑平臺發力難以有效推進行業整體發展進程。人民出行希望在主管部門的監管下,以慢行交通大數據平臺為有力抓手,協助城市管理部門有效管理共享電單車,同時協助交通主管部門完善制定有關共享電單車的投放規模、停放區域等管理細則,在滿足用戶需求的同時,共同推動整個共享慢行交通行業健康有序的良性發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