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居家霧化治療有著便利、省時等諸多優點,越來越多人選擇在家中進行霧化治療。但在實際操作時,卻產生不少疑問!所以,小映今天就整理了6個霧化吸入治療常見的問題,希望大家能夠正確地、科學地利用霧化吸入治療緩解病情。
一、霧化治療時該用什么姿勢?
霧化姿勢可以選擇保持上半身直立或者半仰臥的姿勢,正確的霧化姿勢應該是患者感覺最舒適的姿勢。另外,考慮到霧化液傾倒的風險,所以不要完全躺臥。
二、霧化治療持續多長時間比較好?
通常霧化時間(給予一劑藥物的時間)取決于霧化藥物的量和進入霧化器的驅動氣流量。藥物用量越大、氣流量越低,則霧化時間越長。根據藥量和患者年齡、體質,霧化吸入治療時間有所不同,一般以5~30min為佳。
三、霧化吸入用吸嘴還是面罩更好?
事實上,霧化吸入可采用吸嘴或面罩給藥,但吸嘴通常是更優的選擇。
原因一,面罩吸入可發生藥物在面部和眼部的沉積。尤其是在給予抗膽堿能藥物時,這些藥物的沉積可能會導致視力模糊、瞳孔散大和青光眼的惡化。
原因二,面罩給藥時,藥物也會經鼻腔吸入,導致藥物大量沉積在鼻咽部。所以,霧化給藥時應該優先選擇通過吸嘴吸入,同時提醒患者治療時緊閉雙唇。對于持續霧化治療的患者,為了提高患者依從性也可以采用面罩霧化,但選用密閉性好的面罩,同時引導患者用嘴吸氣。
四、霧化的氣體量如何調節?
霧化效果與氣霧粒徑大小及單位時間內的氣霧量有關,而較高的氣流量可以產生更多量的氣霧和更小的粒徑的氣霧。通常情況下,藥液體積為4~6mL、驅動氣流量6~8L/min可產生理想的氣霧量和霧化微粒,霧化粘性較大的抗菌藥物,可能需要較高的驅動氣流量。同時需注意,對于幼兒來說,太大的氣流量容易導致嗆喉、咳嗽,嚴重的可能會導致缺氧。
我們可以選擇具有檔位調節的霧化器,因應患者年齡、身體狀況、藥物屬性等前提條件,調節霧化氣量,以獲得更舒適,更有效的霧化治療。
五、霧化時采用何種呼吸模式?
患者的呼吸模式影響著氣霧劑在下呼吸道的沉積量。呼吸頻率快且吸氣容積小時,肺內沉積較少。吸氣流量過快,局部易產生湍流,促使氣溶膠因相互撞擊沉積于大氣道,導致肺內沉積量下降。
當吸氣容量恒定時,隨著潮氣量的增加、吸氣時間延長,深而慢的呼吸更有利于氣溶膠的沉積。因此,應當鼓勵患者在霧化時采用正常潮氣量的慢呼吸模式,間斷采用深呼吸的慢呼吸模式。
六、如何減少霧化治療相關感染?
霧化器需要及時消毒,儲存藥液的霧化杯及呼吸管道、口含器或霧化面罩等屬于個人用品,不能混用,霧化完成后及時用清水沖洗,晾干消毒。部分類型的霧化器應根據產品說明書要求,定期更換濾網。
對于霧化吸入糖皮質激素的患者,用藥后及時漱口可以有效避免口咽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發生。
有了霧化治療知識,還要有好的霧化器哦!這不,映美就為你準備了超靜音醫用壓縮式霧化器,它采用獨有專利的平衡無油四缸壓縮機,霧化顆粒均勻而細膩,直徑小于5微米占比98%以上;多達9檔霧化氣量調節,可兼顧家里所有人使用;低振動低噪設計,霧化時基本上感覺不到機器在運轉的聲音;還有防忘關機,定時設置,可車載使用等人性化功能。
如果你也需要選擇一臺霧化器居家霧化,不妨試試映美超靜音醫用壓縮式霧化器哦!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