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科技
-
蘋果Apple Car新專利曝光:能防暈車的車載AR系統
目前智能汽車的車門雖然也集成了很多的功能,但是智能化程度明顯不足。在蘋果描述的這項車門專利中,在車門上安裝了傳感器,通過檢測車門周圍是否存在移動物體,從而進行分析判斷。而
-
SpaceX有近600顆星鏈衛星在軌 每月建造120顆星鏈衛星
美國東部時間 8 月 7 日,SpaceX 成功發射了第 10 批星鏈(Starlink)互聯網衛星。這是該公司自 2019 年以來第 10 次執行星鏈衛星發射任務,此次發射使得入軌衛星總數達到 595 顆,如果包括 2018 年發射
-
科學家發現一種可以將墻磚作為儲存電能的方法 為LED燈供電
研究人員發現,這能夠讓磚成為超級電容器,既具有電容器快速充放電的特性,同時又具有電池的儲能特性。并且它們還能夠堆疊在一起,成為一個更大的儲能裝置。此外,還要在墻磚上刷上環
-
華為正研發激光雷達技術 目標是短期內迅速開發出100線的激光雷達
王軍講了華為在汽車領域的兩個打法。一是華為將用 ICT 技術來打造性能更好價格更低的零部件。華為將用更高級的 5G 技術來制造毫米波雷達,進而大幅提升毫米波雷達的性能,甚至讓其達到 32
-
14億光年長“南極墻”現身 可能藏匿大量暗物質
像“南極墻”這樣的巨大宇宙結構,雖然罕見卻并非個例。2003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理查·哥特及其同事發現了一個被稱為史隆長城的巨大絲狀結構,長度可達13 7億光年,然而這還不是宇宙
-
SpaceX成功發射第10批星鏈互聯網衛星 入軌衛星總數達595顆
早在2015年1月,SpaceXCEO馬斯克就宣布了衛星互聯網服務計劃,這一項目被命名為“星鏈”。SpaceX計劃將約1 2萬顆通信衛星發射到軌道,為地球上的用戶提供寬帶互聯網服務。除了這已經獲得批準
-
新型能谷電子器件研制成功 或可應用于未來集成電路
“能谷”是指半導體材料能量—動量色散關系中的極值點,雖然人們很早意識到,能谷自旋可以像電荷或自旋等自由度一樣表達信息,但由于能谷很難通過外場操控,目前無法利用能谷自旋制作
-
火星最新研究:早期火星某些峽谷或在大量冰蓋下方形成
鑒于此,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科學家安娜·格勞·格爾弗里及其同事,此次分析了火星上峽谷的形態學特征,以確定它們形成的不同方式。研究團隊發現,他們分析的大部分峽谷的形態學特
-
俄羅斯“蛇眼視覺”相機能隔障礙識物 隔著不透明的障礙物可識別出物體
弗拉基米爾·埃戈爾金稱,硅基光電探測器技術目前已在全球普及,但其功能性不如基于磷化銦襯底的銦鎵砷化合物的異質結構光電探測器。異質結構襯底是由逐層生長的薄膜組成,在這種情況
-
科學家最新證明:量子隧穿并不是一種瞬間發生的現象
要想理解這種怪異現象,最好從波函數角度來看待粒子。波函數是對粒子量子狀態的數學表達,會不斷演化和擴展。利用波函數在任意時間點和空間點上的振幅,我們可以計算出在該時間點和空
-
SpaceX龍飛船載2名宇航員返回地球 45年來首次海面濺落
在降落傘的作用下,飛行器緩慢地濺落在海面上。值得注意的是,Demo-2是近45年來,NASA宇航員的首次海面濺落,也是首次有載人航天器濺落在墨西哥灣上。從濺落到兩位宇航員出艙,僅僅用了一
-
研究人員發現新品種蒼蠅 用漫威英雄名字命名
“死侍蒼蠅是一種刺客,它的背部有類似死侍面具的標記, "CSIRO的Bryan Lessard博士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選擇了Humorolethalis sergius這個名字。它聽起來像致命的幽默,來自拉丁語humorosus,意思是
-
研究表明“雪球地球”或是陽光輻射短時間內嚴重匱乏所導致
這一研究結果將適用于科學家在其他星球上尋找生命。因為天文學家有一套相當嚴格的標準來宣布一顆行星是否適合居住,也一直熱衷于在宜居區域內找到系外行星,即與恒星的距離應在可以維
-
我國科學家構建油菜功能基因數據庫 將有力支撐油菜功能基因的相關研究
為了突破這一瓶頸,該團隊采用最新的三代測序技術準確測定了油菜全長轉錄組,并自主開發了一套用于多倍體油菜復雜基因組的分型方法,成功繪制了油菜基因組的轉錄全景圖,構建了油菜“
-
新版Quest支持物理IPD調節 通過直接手動撥動透鏡模組實現
當然,采用這種調節方式還有一個不明確的因素就是屏幕,以前支持物理調節IPD的均為雙屏組合,假如新版Quest售價更低的話,那么很有可能采用單塊LCD屏幕,不再使用Quest中的OLED,在配合這種
-
新智彗星6000年回歸一次 公眾如何把握這次絕佳的觀測機會呢?
天氣對于天文觀測尤為重要,我國東部地處季風氣候區,7月正是雨水最多的時節,大家可以使用天文天氣軟件查詢天氣,提前規劃好觀測時間。當然,如果有條件,建議選擇晴天概率較高的地
-
日本公司研發出可在海水中降解的購物袋 有助于減少海洋中的塑料垃圾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于扎實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提出自明年 1 月 1 日起,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
-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到最新的高清晰度土星圖像
IT之家了解到,土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距日距離排太陽系第六位。土星是氣態巨行星,主要由氫組成,還有少量的氦與微量元素,內部的核心包括巖石和冰,外圍由數層金屬氫和氣體包裹
-
NASA和SpaceX計劃今年9月份正式執行載人航天任務 將4名航天員送入太空
NASA宣布,此次Crew-1任務將攜帶三名美國航天員格洛弗、霍普金斯、沃克,以及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一名航天員野口聰一前往國際空間站,時間不早于9月14日。
-
科學家繪制最大宇宙三維地圖 跨越宇宙110億年歷史
間隙期開始于大爆炸之后的幾十億年,基于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科學家能夠測量出宇宙此前的膨脹速度,還可以通過測量地球和附近星系之間的距離如何隨時間增加,來計算近期宇宙的膨脹。但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此次火星探測任務的科學目標,主要是實現對火星形貌與地質構造特征、火星表面土壤特征與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質組成、火星大氣電離層及表面氣候與環境特征、火星物理場與內部結構
-
最新一項行星科學研究認為月球在8億年前經歷了一場小行星雨
論文通訊作者、日本大阪大學寺田健太郎(Kentaro Terada)及其同事利用來自月球探測器“月女神”(Kaguya)的數據,估算了月球表面直徑大于20公里的59個隕石坑的形成時間。他們發現,其中有8個隕石
-
中國科大實驗實現最優量子糾纏態檢驗
傳統的量子態層析方法需要進行的測量數目和后處理的計算復雜度都隨糾纏體系的規模成指數增長。對于未來大規模的糾纏態測量,量子態層析已經不具備實際可操作性。為了減少所需要的測量
-
我國首次在西藏高原成功鉆取百米湖芯 實現了在深水湖泊采樣方面的突破
據介紹,此次鉆取湖芯是我國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完全依靠自主設計的采樣平臺、套管穩定系統和鉆探系統取得的,對我國湖泊鉆探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專家預計,獲取的湖芯樣本可以分析過
-
蘋果要升級Face ID人臉識別技術 可以繪制用戶人臉靜脈圖
專利中包括了使用次表皮圖像技術創建用戶靜脈的3D地圖,例如相機中的紅外傳感器從照亮用戶面部的紅外照明器中捕捉到泛光和斑點圖案。這與目前Face ID的工作方式有些類似,即在用戶的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