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科技
-
NASA發布首個來自太空的8K視頻:一探國際空間站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歐洲航天局(ESA)合作推出了一個展示國際空間站(ISS)宇航員的新視頻。和以往不同的是,這是NASA發布的首個8K視頻
-
日本版GPS“引路”衛星啟用 誤差可縮小至幾厘米
據悉,承擔日本版全球定位系統(GPS)任務的引路人造衛星11月1日起正式啟用,可提供精度達10厘米以下的全球最高水平定位信息。使用日本版GPS
-
新型芯片采用光子取代電子進行數據傳輸 實現音頻雙工通信
記者1日從南京郵電大學獲悉,該校王永進教授團隊與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Hiroshi Amano教授合作,研發出同質集成發射、傳輸和接收器
-
首臺基于三維芯片的光量子計算系統問世 可直接構建量子系統
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金賢敏團隊獲悉,該團隊研制出了首臺基于光子集成芯片的物理系統可擴展的專用光量子計算原型機,首次在實驗上實現了快速
-
蓋亞望遠鏡揭秘銀河系成因 百億年星系碰撞形成
據英國《自然》雜志1日發表的一項天文學研究,歐洲科學家團隊通過蓋亞望遠鏡發布的數據,確定了我們所在的銀河系形成原因——大約100億年前
-
英國白金漢郡城鎮居民首次享受機器人運送包裹
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日報道,機器人初創企業Starship Technologies在英國小鎮米爾頓•凱恩斯(Milton Keynes)推出了一項機器人派
-
英科學家利用衛星圖像觀測魚類 有助于人類更好地了解海洋情況
據《每日郵報》11月1日報道,英國南極調查局(BAS)利用衛星圖像觀測魚類,這一技術的應用方便了魚類保護工作,有助于人類更好地了解海洋情況
-
央行發布移動金融聲紋識別技術規范 鼓勵將其應用至移動金融隱私保護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正式對外發布《移動金融基于聲紋識別的安全應用技術規范》金融行業標準,這意味著聲紋識別技術得到金融監管部門的認可。這
-
美宣布開普勒太空望遠鏡退役 工作9年發現數千顆系外行星
據TechCrunch報道,在服役9年,觀測到50萬顆恒星,并在這些恒星周圍發現數以千計的行星后,美國宇航局(NASA)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終于正式退
-
人類用激光創造2000萬攝氏度高溫 比太陽中心的溫度還高430萬攝氏度
據福布斯報道,科學家們已經在地球上創造了恒星和行星內部的環境,這樣的環境達到了令人吃驚的2000萬攝氏度,比太陽中心的溫度還高430萬攝
-
宇宙膨脹定律命名案塵埃落定 還有哪些為宇宙膨脹理論做出貢獻的科學家?
圖片來源:國際天文聯合會官網早起查收郵件時,收到了來自國際天文聯合會(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IAU)發來的郵件。郵件
-
KVM開源貢獻排行榜公布 騰訊云成全球唯一上榜公有云廠商
日前,憑借向KVM (內核虛擬化技術)貢獻的patch數,騰訊云再次登上KVM開源貢獻排行榜,連續兩年成為國內貢獻度最高的公有云廠商。大會上公
-
中澳科學家造出功能性輪式移動機器人 靈感來自終結者
還記得《終結者》系列電影中能夠變形的T-1000機器人嗎?據英國《每日郵報》援引《南華早報》報道,一支由中澳科學家組成的聯合研究組從T-100
-
超級機器人每天分揀18萬包裹 磁懸浮包裝機一小時打包千件
超級機器人每天分揀18萬包裹,磁懸浮包裝機一小時打包千件今年雙11你收到的收取快遞包裹電話,可能是機器人打來的。雙11前,全國已有五大快
-
中法合作研制首顆衛星中法海洋衛星成功發射 首次實現海風海浪同步觀測
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中法合作研制的首顆衛星——中法海洋衛星。 中國國家航天局、自然資源部介紹說,中
-
世界上最小的光學陀螺儀 未來可應用于無人機和航天器
消費電子產品中的電子元件通常是大型組件的小型化版本 - 例如手機相機 - 或者是適用于幫助設備在3D空間中定位的陀螺儀?,F在,科學家已
-
海洋生物學家在塑料碎片上發現了長相可愛小章魚
今年 8 月,夏威夷公園的海洋生物學家們,在一塊漂浮的塑料碎片上發現了一只微小的頭足類動物。值得慶幸的是,這只可愛的小章魚遇到了對
-
英特爾14nm產能不足 供應不足問題會持續到明年上半年
今年中IDC、Gartner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PC市場六年來首次出現正增長,這對PC行業來說是一件大事,因為二季度都能增長,那么年底的三季度、四
-
海洋二號B衛星成功發射:開啟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建設新征程
專家介紹,海洋二號B星在A星的基礎上新增了船舶識別和數據收集分系統,實現了六大有效載荷的完美融合,它不僅能對海面高度、風場、溫度等海洋動力環境要素精準觀測,還有了兩項“副業
-
Lyft千萬美元收購AR初創公司 加速研發自駕技術
10月24日消息,共享汽車公司來福車(Lyft)正致力于將自動駕駛車技術發展到更高一個級別。為此,該公司已收購了一家專注于研發增強現實(AR)技
-
英偉達RAPIDS平臺為GPU提速 數據處理較CPU快50倍
導語:英偉達本月推出的RAPIDS開源GPU加速平臺為數據科學家提供標準化的流水線式工具,數據處理速度較僅用CPU提升50倍。智東西10月23日消息
-
屏幕指紋技術存在巨大漏洞 特殊情況下安全系數為0
屏幕指紋技術在2018年大放異彩,已經成為智能手機行業中的香餑餑,是諸多主推產品的重要賣點之一。理論上來說,屏幕指紋技術的安全性應該和
-
通用無人車或難實現2019年上路 因研發遭技術障礙
10月25日消息,多名通用汽車高管與專家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表示,通用汽車旗下的Cruise自動駕駛汽車部門遇到一些技術障礙,包括Cruise的車輛
-
央行發布聲紋識別安全應用技術標準 鼓勵將其應用至移動金融隱私保護
一直以來,聲紋識別技術都因為不夠成熟而未被廣泛使用。而最近,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移動金融基于聲紋識別的安全應用技術規范(標準編號: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