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日, 工信部與公安部聯合發布《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 目的是基于試點實證積累管理經驗,支撐相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制修訂,推進健全完善智能網聯汽車生產準入管理體系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體系。
高級智能駕駛落地需要法律法規、基礎設施建設支持
本次《征求意見稿》 意在遴選符合條件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和具備量產條件的搭載L3和L4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開展準入試點。 一方面L3及以上級別智駕功能需要積累大量路測數據實現算法優化;另一方面也需要出臺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各類安全事故責任主體,同時還需建設路側聯網設備實現車路聯網。
智駕賽道進入瓶頸期, 頂層設計堅定發展信心
經過前幾年的高資本投入后,智能駕駛產業已經趨于冷靜, 盡管部分主機廠已經在技術層面實現L3級別的智駕功能,但消費者仍然無法切實體驗到相關功能, 某些程度上削弱了需求。例如小鵬G9的城市NGP,可以在市區內實現A點到B點的智能導航輔助駕駛,但由于高精度地圖未開放使得購買該功能的性價比變的較低。我們認為:《征求意見稿》的出臺可以讓更多符合條件的車型上路測試, 優化高級智駕技術的同時推動相關法律法規的頒布,從政策端加速主機廠布局智能駕駛的腳步。
硬件預埋是趨勢,智能化零部件供應商率先受益
汽車電子電氣架構由傳統的分布式向集中式升級, 主機廠在高級智駕領域傾向將高級智駕功能需要的激光雷達、域控制器、 空氣懸架、線控轉向和線控制動等硬件預埋上車,后續再通過OTA的方式添加相應功能。 汽車電動化如火如荼進行過程中,智能汽車接力成為下一個蘊藏較多投資機會的細分賽道,激光雷達、域控制器等硬件滲透率仍處在1-10階段,具備較大的提升空間,在國內自主品牌逐步崛起的大背景下, 相關零部件企業有望率先受益。
投資建議
智能汽車包括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兩部分, 我們認為智能座艙將領先智能駕駛實現大規模落地:
智能座艙領域: 推薦關注對控制器開發理解深刻、成立座艙事業部進入座艙領域的經緯恒潤;座艙產品多布局,擁有優質自主品牌客戶群的華陽集團;通過新勢力進入乘用車座椅市場的繼峰股份;
智能駕駛領域: 硬件預埋涉及傳感器層面的77GHz毫米波雷達、 4D毫米波雷達和激光雷達等,決策層面的智能駕駛域控制器,執行器層面的空氣懸架、線控制動、線控轉向等, 我們建議關注布局相關業務的企業,包括德賽西威、華域汽車、保隆科技、科博達和伯特利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