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中國廠商大尺寸OLED的投資計劃有可能在今年年末確定輪廓。《中國電子報》記者就此采訪了業內人士,受訪專家認為,目前無論是從技術優劣的對比上,還是從與LCD比較優勢權衡上,以及從市場需求和廠商盈利方面的考量上來看,今年各大面板廠商確定投資計劃和具體路線的可能性不大。
大尺寸OLED三條技術路線各有優劣
從原來LGD的WOLED一家獨大,到去年三星顯示量產QD-OLED,為大尺寸OLED提供了更多選擇,加之以TCL華星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對于印刷OLED的不斷加碼,大尺寸OLED目前呈現三條較為清晰的競爭路徑。不過,截至目前,中國廠商關于大尺寸OLED的投資計劃和技術路線仍然尚不明朗。
目前,能夠實現量產的大尺寸OLED技術路線主要是蒸鍍,包括相對成熟的LGD的蒸鍍白光OLED+彩膜技術(WOLED)和三星顯示的蒸鍍藍光OLED+QD彩膜技術。不過,蒸鍍技術路線卻并非生產大尺寸OLED的最佳方案。
賽迪顧問物聯網產業研究中心副總經理劉暾向《中國電子報》記者介紹稱,蒸鍍OLED最主要的生產材料就是精密金屬掩膜版(FMM)。不過由于FMM極薄,在重力的作用下FMM中間與邊緣易形成偏移,且偏移幅度隨著FMM尺寸的加大而加大,混色現象越發明顯,良率隨之降低。而且FMM不能反復使用,每蒸鍍一次就要更換一張,這些都提高了OLED的生產成本。
LGD試圖通過白光OLED+彩膜技術繞過FMM偏移問題,不過這樣的技術帶來的制造成本也不低,而且材料利用率低,產品效果也不理想。
去年年末,三星顯示剛剛實現量產的QD-OLED雖然具有高分辨率、高色域等優勢,但也有技術硬傷,就是目前面板良率較低,僅為75%。
奧維睿沃高級研究經理榮超平指出,QD-OLED電視面板的良率未達到市場預期,勢必導致QD-OLED電視面板價格偏高,不能匹配品牌廠商對成本管控的要求。
因此,以TCL華星為代表的中國廠商開始另辟蹊徑,想到了區別蒸鍍的另一種技術路線——噴墨印刷方式,推進大尺寸OLED項目。
相對蒸鍍技術來說,印刷技術無需使用FMM,顯示材料利用率超過90%,可以降低產品制造成本。但是印刷OLED產業在發展過程中挑戰很大。
業內人士指出,印刷OLED制程中對平坦層材料、bank材料、OLED發光材料、阻隔封裝材料的要求很高,所需材料與常規蒸鍍技術需求存在重要區別。目前業界還在開發圍繞印刷顯示的打印墨水、打印bank,以及新型電極材料等,以期盡快實現印刷顯示技術的大規模應用。
集微咨詢顯示行業首席分析師李雷廣也表示,OLED材料開發需要發光層材料、空穴傳輸材料、電子傳輸材料等整個生產體系共同完成,這并不容易。
年底確定技術路線的可能性不大
業內人士指出,無論是W-OLED、QD-OLED還是印刷OLED,不同的技術路線各有優劣,選擇哪條路線都有利弊,企業需要根據自身情況斟酌選擇。
從頭部面板廠商布局進度來看。目前,TCL華星正在籌建,并初步規劃2024年實現量產的廣州8.5代印刷OLED產線(T8項目),進度并沒有想象中的激進。前不久,TCL科技在恢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目前T8項目仍處于技術論證階段。
同時,中國另一家面板龍頭企業京東方的大尺寸OLED產能建設計劃更是尚處于甄選階段。
曾有投資者問道:“京東方在投資建大尺寸OLED廠的時候,會選擇WOLED還是選擇印刷OLED技術路線?”京東方方面回復:無論是WOLED,還是印刷OLED,兩大技術路線京東方一直在持續投入,不過通過在合肥的實驗線上進行技術、工藝、量產效率、成本對比等多方面評估,從目前結果來看,還無法判斷優選哪一種技術路線。
不過,近日有消息稱,當三星顯示器公司決定加碼8代OLED生產線投資時,中國廠商大尺寸OLED的投資計劃有可能確定。
對此,《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了業內人士,得到的較為一致的觀點是:今年各大面板廠商確定投資計劃和具體路線的可能性不大。
中國電子視像協會副秘書長董敏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指出,中國目前仍未完全確定大尺寸OLED的技術路線,最主要的考量不僅僅是在技術難度考量上,還要權衡LCD和OLED的比較優勢,以及市場需求和廠商盈利等方面。
京東方科技集團總裁高文寶也曾指出,京東方對大尺寸OLED技術路線遲遲無法當下決定的主要原因,正是在于市場需求和適度性價比方面需要被優先考慮。從全球電視市場來看,目前OLED在終端市場的表現不溫不火,市場需求的挖掘還不到火候。
據調研機構Omdia發布的最新報告預計,今年全球LCD電視出貨量約21200萬臺,全球OLED電視出貨量約800萬臺。單用出貨量來看,OLED市占率約4%,遠低于LCD電視的96%。
LGD OLED電視面板曾經被行業高度看好,認為其2022年的出貨量將超過千萬臺目標。不過,近日有消息稱,預計今年LGD的大尺寸OLED出貨量將比去年的780萬片有所減少。
“雖然中國廠商對于大尺寸OLED面板的投資和技術路線的選擇暫時還無法列出明確的時間表,但對于引領全球大尺寸OLED產業發展的決心一定在。”一位受訪的業內人士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最晚明后年,中國廠商很可能陸續宣布8代OLED生產線的投資計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