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7 日消息,半導體產業分析機構 SemiAnalysis 分析師 Dylan Patel 表示,蘋果正將其嵌入式芯片核心指令集從 ARM 架構的轉向 RISC-V 架構,谷歌也將在 TPU 上應用來自 SiFive X280 核心的部分設計。
例如現有 Apple A15 仿生芯片就有十幾個基于 Arm 的 CPU 內核分布在芯片上,用于各種不會直接面向用戶的功能。SemiAnalysis 可以確認這些內核在未來幾代硬件中積極轉向 RISC-V 架構。
還有人指出,RISC-V 作為一款在 BSD 開源的硬件架構,按照蘋果一貫的行事風格來看,他們一定不會直接用 RISC-V,而是經過魔改后閉源(或許會命名為 Apple ISA)再搭配自家閉源系統進行整體營銷,類似 A10 之后 CPU 中的指令集模式。
在Apple Silicon 設計中,核心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例如在 M1 中就有 30 多個內核負責與系統無關的各種工作負載,如 WiFi / 藍牙、接口重定時、觸摸板控制、NAND 芯片的內核等,它們都擁有自己的固件,并為 SoC 外圍功能電路提供支持。
目前看來,這些核心大多基于 Arm M 系列或低端的 A 系列 IP,而蘋果目前正想辦法用 RISC-V 來取代這些核心。
鑒于很大一部分軟件依賴于主 big.LITTLE 運行,其他次要的 SoC 任務遷移到異構 ISA 只需進行少量的固件調整即可。更重要的是,蘋果可以藉此節省巨額授權費用,按庫克的思路來考慮蘋果根本沒理由不干。
IT之家了解到,近期蘋果發布了iPhone 14系列新款手機,包括iPhone14、iPhone 14 Plus、iPhone 14 Pro、iPhone 14 Pro Max,5999 元起。
在預售方面,大部分人可能更傾向于 iPhone 14 Pro、iPhone 14 Pro Max(搭載 A16 芯片),并且已延遲到 10 月發貨,而 iPhone 14、iPhone 14 Plus (搭載 A15 芯片)仍可以在首發日購買到。
據蘋果官方介紹,A16 仿生芯片由兩顆高性能核心和 4 顆高能效核心組成的 6 核中央處理器帶來的速度提升至高可達 40%(和 A13 相比),采用經加速的 5 核圖像處理器,內存帶寬提升多達 50%,極為適合運行圖形密集型游戲和 App,而全新 16 核神經網絡引擎的處理能力高達每秒 17 萬億次運算,這枚芯片可在耗電量極低的情況下提供更高的性能,并且實現全天候電池續航。
不過,A16 Bionic 的 GPU、神經引擎核心與去年的 A15 Bionic 完全相同,得益于臺積電 N4(第三代 5nm,約 6% 密度提升)工藝的提升,最終 CPU 方面實現了“近 160 億個晶體管”,較 150 億的 A15 略有提升,此外功耗方面應該會有所提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