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ategy Analytics 手機元件技術服務副總監 Sravan Kundojjala 在 7 月 15 日至 7 月 16 日期間的第六屆集微半導體峰會上帶來了主題為“全球基帶芯片市場解讀”的演講。
Sravan 首先回顧了 2020、2021 年移動設備處理器市場概況,指出 5G 滲透率的快速提高帶動處理器市場快速增長,從市場格局看:由于海思的意外退出,高通與聯發科瓜分了其在中高端移動處理器市場的份額,而在現有廠商之外,越來越多系統廠商也正在布局 5G 芯片,Sravan 預計小米、OPPO 和 vivo 將在 2023 至 2024 年期間開發 5G 芯片。
從競爭策略看,現有廠商一方面正積極向射頻前端業務擴展,提供模組解決方案,以提高其產品所占據的價值量,另一方面則正在開拓智能手機以外的新興應用市場,如汽車、邊緣云。
Sravan 其后指出,從技術趨勢看,隨著工藝節點下探,芯片設計、制造成本不斷抬高,即便是已經占據顯著份額的廠商如高通、聯發科,也面臨結構性的芯片價格上漲壓力。
Sravan 展望稱,開源 RISC-V 架構由于其成本優勢,有望從 2024 到 2025 年這一節點開始,在移動處理器市場嶄露頭角。
移動處理器現有幾大玩家中,Sravan 看好展銳在低端市場繼續快速擴張,而此前稍顯頹勢的三星,則可能借助新一代中端 5G 芯片東山再起;而在產業鏈另一重要環節-代工領域,Sravan 預測稱 2027 年全球移動 AP 將有三分之二采用 5 納米及以下制程,雖然目前臺積電依靠其先進制程優勢,占據著市場份額的統治性地位,但英特爾預計將于 2025 年前后攜其 Intel 3 工藝方案進入代工市場,其與臺積電、三星的競爭,將有利于芯片設計企業管理代工成本。
在筆電市場,盡管英特爾 / AMD 依然占據主導地位,但以蘋果 M 系列芯片為代表,Arm 架構處理器正在獲得有意義的份額。
Sravan 還提到,高通公司去年收購了高性能 CPU 核設計公司 Nuvia,顯然也正在加大這一領域投入,預計 2023 年將再戰筆電處理器市場。
Sravan 展望到 2026 年,全球 PC 出貨量的四分之一將搭載 Arm 架構處理器,期間市場規模年化增速將超過 30%。屆時,包括智能手機、平板、筆電在內的 Arm 架構移動處理器市場體量將達到 351 億美元,與 X86 架構并駕齊驅。
在移動設備 GPU 市場,目前 Arm 公司 Mali 系列占據 45% 的市場份額,蘋果、高通、想象科技等廠商緊隨其后。Sravan 分析稱,隨著對人工智能應用需求的增長,長于人工智能訓練推理任務的 GPU 戰略重要性將日益增長,成為廠商必爭之地。
總體而言,出貨量與 ASP 增長將有力拉動相關廠商業績,供不應求的先進制程產能,也吸引設計企業競爭巨額下訂以確保分得足夠的代工廠產能,5G 時代的移動處理器市場,繁榮可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