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還看不到智能手機的出貨拐點,今年下半年的出貨也不會高于上半年。”針對如今的智能手機出貨現狀,一位手機上游產業鏈人士表示。
深究其原因,疫情的持續反彈、經濟下行,俄烏沖突等因素影響了智能手機的出貨。
不過,龐大的庫存也是拖累下半年智能手機及上游供應商出貨的關鍵。日前,有業內人士與集微網溝通時直言,國產智能手機廠商仍處高庫存狀態,據說目前成品庫存在 5000 萬部以上。
換句話來說,下半年智能手機市場依然難逃下行厄運,那么展望 2022 年,智能手機出貨是否會創下歷史新低呢?對此,舜宇光學在交流紀要中曾提到,公司預測 2022 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 12.2 億部,同比下滑 7.9%。
不過有業內人士則表示,這可能是相對樂觀情況下的出貨,其認為今年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可能是在 11.5 億部 —12.2 億部。
中國成“重災區”,其它地區也難逃出貨下滑局面
在整個智能手機市場,中國無疑成為出貨下行的“重災區”。
根據 Canalys 的數據顯示,2022 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 3.112 億臺,同比下降 11%。其中,三星全球智能手機出貨 7370 萬部,同比減少 4%;蘋果智能手機出貨約為 5650 萬部,同比增加 8%;小米智能手機出貨約 3920 萬部,同比減少 20%;OPPO 智能手機出貨約 2900 萬部,同比減少 27%;vivo 智能手機出貨量約為 2510 萬部,同比減少 30%。
換句話來說,除了蘋果以外,三星全球智能手機出貨僅出現小幅下滑,而國內手機品牌廠商的出貨則出現大幅度下滑態勢。
而從全球重要地區的出貨情況來看,除了中國以外,今年第一季度歐洲、馬來西亞、拉丁美洲等地區的智能手機的出貨較上年同期也呈現下滑趨勢。
根據已披露的數據顯示,2022 年第一季度歐洲智能手機的出貨量約為 4170 萬部,同比減少 10%;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約為 7420 萬部,同比減少 14.1%;馬來西亞智能手機出貨量約為 231.19 萬部,同比減少 28.8%;拉丁美洲智能手機出貨量約為 3100 萬部,同比減少 3%。
Canalys 認為,歐洲市場出貨量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俄烏戰爭帶來的嚴重影響,IDC 則指出,持續的疫情反彈對消費者預算的影響,以及新產品升級幅度小等因素,導致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需求持續低迷。
而對于馬來西亞智能手機出貨同比大幅下滑的原因,調研機構則表示,是由于低端 4G 機型的供應挑戰,尤其是來自中國供應商的供應挑戰,影響了銷量和分配。此外,自 2022 年初以來,馬來西亞的生活成本攀升,沖擊了必需品和其他購物需求,降低了消費者對智能手機的預算。
不過,相對于上述市場而言,拉丁美洲智能手機市場在 2022 年第一季度仍然保持彈性。與 2021 年第一季度相比,拉丁美洲智能手機出貨量略有下降(-3%),但與全球出貨量下降 11% 相比已顯得相當溫和。
由此可見,俄烏沖突、疫情的持續反彈等問題已成為阻礙全球智能手機出貨的關鍵因素,那么 2022 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趨勢又會如何呢?對此,有業內人士則直言,預計今年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約在 11.5 億部 —12.2 億部之間。
而作為光學龍頭企業,舜宇光學也曾預測到,2022 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約 12.2 億部,同比下滑 7.9%,其中,2022 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約 2.6 億部,同比下滑 16.9%;歐洲市場智能手機出貨約為 1.7 億部,同比下降 15%;其它地區智能手機的出貨量約為 7.9 億臺,同比下滑 2.6%。
供應鏈提出警示
如今,智能手機出貨下滑似乎已是鐵板釘釘。
“先活下來”也已成為各大手機上游供應商們常談及的話語。日前集微網從供應鏈處獲悉,截至目前國內智能手機成品庫存在 5000 萬部以上。
這一數據的背后意味著,對于國內手機廠商而言,在面臨經濟下行、疫情持續反彈、俄烏沖突的大環境下,仍有超 5000 萬部的去庫存壓力,而這一龐大的庫存更是直接影響了國內智能手機廠商們的出貨。
因此,在智能手機出貨下行的情況下,除了龐大的競爭壓力外,現金流壓力將會是手機上游廠商們面臨的一個巨大的挑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集微網從供應鏈處獲悉,除汽車以外,非手機領域的產品出貨也陷入不利局面。日前,一位深耕于終端上游供應鏈的人士與集微網溝通時直言,目前整個消費電子市場行情均不樂觀,6 月份非手機領域的產品出貨環比 5 月份也出現了明顯下滑。
由此可見,非手機領域或許也出現了庫存壓力的情況。
要知道,早前在智能手機進入存量競爭時期時,不少手機廠商已轉型至非手機領域,而隨著智能手機銷量大幅疲軟后,非手機陣營也不斷壯大。
基于此,一邊是競爭對手不斷增多,一邊是非手機領域產品出貨下滑,那么擺在上述供應鏈廠商面前自然是只增不減的壓力。
那么面對如此不利情形,制造商們又該如何應對呢?日前,舜宇光學曾談到,增加客戶粘性,加大海外客戶業務的開拓;增加核心運動器件,包括馬達的研發和量產能力,實現馬達、鏡頭、模組的整合能力,提升復雜產品的整合能力;發揮規模優勢和成本競爭力。
同時,其提到,越南和印度實現大規模的運營,提升全球運營能力;持續提升智能化工廠建設速度,此外,開拓 XR 和 IoT 業務。
如今,從供應鏈反饋的情況來看,除了汽車這一領域外,智能終端市場似乎也并沒有拉貨增加的趨勢,因此在外部環境尚未得到改善之前,加強內部管控無疑已成為重要抓手。
關鍵詞: 智能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