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終端需求回暖及國產替代加速,國內光學膜產業正迎來機遇期。9月13日晚間,雙星新材(002585.SZ)披露稱,2021年前三季度盈利同比大幅上升。有化工行業分析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隨著液晶面板、光伏行業蓬勃發展,雙星新材享受到一定行業紅利。
根據公告,雙星新材預計2021年1月1日—2021年9月30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46億元-9.6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0%-115%。該公司表示,新簽訂單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并超過去年同期訂單規模,創造歷史新高。隨著銷售量的增加,公司加快新產線安裝、調試、投產,新增產線產品銷售使效益進一步提升。
對此,上述分析人士向財聯社記者稱,從雙星新材的產品線來看,增長主要集中在光學材料與新能源材料板塊。其中,新冠疫情推動全球的消費電子產品市場持續增長,液晶模組需求將繼續增加,帶動光學膜市場發展。并且全球液晶面板產能逐步由日韓及我國臺灣地區向大陸地區轉移,產業鏈轉移加速光學膜國產替代趨勢。在此期間,雙星新材中標了小米、海信、京東方等國內一線品牌集采項目,市場占比有所提升。
此外,該分析人士稱,新能源材料膜業務方面,受碳中和等國內新能源政策推動,下游光伏產業景氣度持續上升,亦對光伏背板基材膜需求不斷提高。在此背景下,雙星新材將產能與資源更多傾斜到高毛利的這些新材料業務,今年的凈利潤與凈利率等指標均增長較快。
不過,財聯社記者還注意到,進入第三季度,雙星新材的凈利潤環比提升幅度很小,半年報顯示,該公司凈利潤為6.0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60.28%。此外,在9月4日,雙星新材二億平米光學膜高功能聚酯膜項目第四條產線1905線正式投產。
對此,該分析人士表示,隨著聚酯薄膜行業景氣度高,目前行業投資增速過快,已經呈現出一定的結構性產能過剩,包裝類通用膜領域競爭激烈,需要注重向差異化及功能性領域發展,且還要警惕聚酯薄膜行業因市場供需變化產生的周期性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