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調查機構Canalys公布了全球上半年電動汽車市場的最新報告。報告稱,盡管電動汽車供應受限,但上半年銷量仍同比上升160%。多個國家新冠限制放寬使得需求回升,但整體汽車銷量仍低于大流行前的水平。
特斯拉繼續占據主導地位
根據電動汽車品牌分類,特斯拉以15%的市占率繼續占據主導地位。該公司在中國的銷售仍然強勁,未來還將繼續投資在中國的生產。特斯拉在歐洲已經被超越,但在美國繼續占據主導地位。
德國大眾汽車集團以13%的市占率位居第二,該公司在歐洲處于領先地位,其ID系列電動汽車取得了成功。與許多其他汽車制造商一樣,大眾由于芯片短缺面臨訂單積壓和客戶交貨時間過長的問題。
上汽通用五菱以11%市占率位居第三,其宏光微型電動車在中國獲得巨大成功。寶馬集團和Stellantis以6%的市占率位居第四和第五。
中國領跑電動汽車市場
報告指出,中國和歐洲的市場需求強勁,并將持續到年底。2021年上半年,中國大陸電動汽車銷量為110萬輛,占乘用車銷量的12%。電動汽車在歐洲銷售了100萬輛,占新車的 15%。
這兩個市場的電動汽車銷量合計占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的 87%。相比之下,美國電動汽車市場繼續滯后。2021年上半年,美國銷售了25萬輛電動汽車,僅占該地區新車銷量的3%。
Canalys副總裁兼汽車和電動汽車首席分析師Chris Jones在報告中表示,中國對電動汽車的需求仍然旺盛,2021年上半年的銷量為110萬輛——幾乎與2020年全年的銷量一樣多。
他補充稱,“2020年中國大陸銷售的汽車中只有6%是電動汽車,今年上半年這個數字翻了一倍。” 特斯拉在中國的成功促使其他中國汽車制造商迅速擴展其電動汽車產品。
Aion(廣汽埃安新能源車系)、比亞迪、理想、蔚來和小鵬等品牌的電動汽車銷售情況良好,她指出,2021年上半年中國最暢銷的10款電動汽車中有四款是小型汽車。其中,上汽通用五菱的宏光MINI EV是市場頂流。
周三小米公司發言人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小米汽車正式完成了工商注冊,公司名為小米汽車有限公司,注冊資金100億元人民幣,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親自出任法人代表。
Jones稱,“小米對電動汽車市場感興趣并不奇怪,如果它想在高端領域競爭,它必須在技術上與特斯拉匹敵或擊敗特斯拉,或者在價格上與特斯拉匹敵或擊敗它——小米的第一輛車并不容易。”
歐洲政府多管齊下
Canalys副總裁Sandy Fitzpatrick表示,在一些歐洲國家,電動汽車已經占新車銷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全球領導者挪威的電動汽車占新車銷量的80%以上。
Fitzpatrick稱,汽車制造商正在擴大其電動汽車產品線,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與此同時,歐盟已經為車企設定了排放目標。她指出,個別歐洲國家還實行了消費者激勵措施,并制定了禁止銷售內燃機汽車的目標。
不過她指出,“車企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在零部件短缺危機期間跟上電動汽車的需求。”
美國推廣進展緩慢
為了“贏得電動汽車市場”,美國總統拜登提議向電動汽車行業投資1,740 億美元,這筆資金將用來實行激勵措施和部署充電基礎設施,并承諾到2030年電動車銷量達到40%至50%。
Fitzpatrick稱,雖然美國政府投入巨大,但美國電動汽車普及率依舊低下。她認為,當政府承諾通過激勵措施、目標、懲罰和投資來支持電動汽車市場時,消費者的采用率可能會增加——但這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尤其是在多元化的美國市場。”
“進展緩慢的原因之一是美國電動汽車選擇有限。”Fitzpatrick說,“不過一些美國車企將很快推出電動皮卡。如果他們成功了,人們對電動汽車的看法可能會迅速改變。”
關鍵詞: 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