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車電氣化背景下,日本最大汽車零配件企業電裝公司(Denso Corp.)預計,到2025財年,其電氣化零部件營收大約將翻一番,達到1萬億日元(91 億美元)。日本電裝首席財務官Yasushi Matsui表示,公司目標是到2030財年將該數字再翻一番。
Matsui將電動汽車零部件視為公司價值創造的關鍵推動力,并使電裝有能力超越全球最大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德國博世(Robert Bosch GmbH)。
“他們將在電氣化領域追趕我們”,Matsui近日接受采訪時稱,“畢竟,我們在這個領域已經耕耘很久了。”
事實上,日本電裝確實比其他許多同類公司更早進入電動汽車零部件領域,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電裝就為世界上第一個大規模生產的混合動力汽車——豐田普銳斯(Prius)生產各種零部件。
如今,日本電裝占據了全球大約三分之一的逆變器市場,逆變器是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用來轉換電池電流的關鍵部件之一。
Matsui稱,為豐田生產混合動力汽車零部件的20年經驗,讓電裝在電動車零部件方面占據了優勢。他表示,逆變器等一些關鍵電動汽車零部件,可以在公司現有混合動力部件工廠生產,這讓電裝公司在設施準備和擴大規模方面領先一步。
加大電氣化領域押注
Matsui表示,在未來五到六年,電裝計劃部署約1萬億日圓(91 億美元),其中一半可能用于股票回購等回報股東事項,另一半可能用于電氣化等領域的并購。
投資者看好日本電裝的電氣化前景,電裝股價在過去一年里上漲了70%以上,使公司市值與本田和福特不相上下。
SMBC日興證券8月重申對日本電裝的“買入”評級,該證券公司分析師Kazunori Maki表示,混合動力汽車的零部件附加值高于汽油車,電裝主要客戶豐田轉向混合動力汽車的進程會"加速(電裝)未來盈利成長"。
不過,電裝公司近期也遭受到汽車行業生產不足的壓力。
上周,當豐田宣布供應鏈混亂將導致其9月產量削減約40%后,電裝股價第二天(8月20日)一度暴跌9.8%。電裝大約一半的收入來自豐田,其余收入來自本田、福特等其他汽車制造商。
Matsui仍持樂觀態度,他認為豐田的生產將迅速復蘇,但他預計由于汽車減產,電裝下個月可能只能錄得約200-300億日元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