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人新經濟是近年來中國新經濟領域最引人注目的現象之一。商業模式日益趨于多元化,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通過“紅人”認知品牌、認可品牌、消費品牌。
記者2日獲悉,中國指數研究院等聯合發布了《2021中國紅人新經濟發展報告》(下稱《報告》),對近年來中國“紅人新經濟”全產業鏈進行了詳實的系統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紅人新經濟”市場規模已經突破1.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在中國新經濟中占比達到8.0%。
中國指數研究院(China Index Academy)是由海內外幾十位專家和數家學術機構共建、全方位服務于中國商業經濟的研究機構。該研究院是全國工商聯智庫委員會團體委員單位。
中國指數研究院方面介紹,“紅人”通過互聯網進行優質內容生產和輸出,在外在形象、價值主張、思維方式、行為模式等方面的能夠讓相應社會群體找到認同,并形成相對穩定的情感和價值鏈接。當下,“紅人”正在成為移動互聯時代主要的流量中心和連接節點。
根據報告,中國紅人新經濟近三年平均增速超過150%,在新經濟中的占比也從2017年的0.6%上升到2020年的8.0%。中國指數研究院方面表示,與“紅人新經濟”關聯的潛在市場規模存在很大彈性,隨著“紅人新經濟”行業迎來黃金發展期,各行業紛紛接入,潛在市場容量仍將不斷擴大。“三新”經濟是指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生產活動的集合。《報告》預測,到2025年紅人新經濟規模將超過6.7萬億元,占新經濟比重超過20%。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紅人”正在成為當下最具活力的新經濟資源。“紅人”的職業化刺激了消費品牌、中小商家商業效率的全面提升。在各個垂直的消費市場中,升級版的導購員2.0、導購員3.0被孵化出來;職業主播、職業導購正在幫助中小商家的優質產品打開銷路;數百萬的職業“紅人”正在形成一套可復制、可迭代的商業變現手段,滲入消費市場的各個細分領域。
《報告》指出,依托互聯網技術力量,“紅人”的數量和種類正在不斷擴大,在其影響下,人們新的生活和消費方式也在逐漸養成。在這種背景下,“紅人新經濟”正向各行業不斷滲透,逐漸步入黃金發展期。根據《報告》專業化與多元化并進,新消費品牌興盛,市場機制更加完善、平臺作用日益凸顯等獲獎成為紅人新經濟發展趨勢。
“紅人新經濟”行業已涌現出一批優秀企業,持續推動行業快速健康發展。中國指數研究院方面表示,“紅人新經濟”實現了經濟增長、價值創造、就業貢獻,在轉變中國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等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在降本增效、增加就業、提升福利、碳中和等方面的作用,“紅人新經濟”表現得尤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