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發布的《面向自動駕駛的車路協同關鍵技術與展望》報告認為,自動駕駛的規模化落地一定需要車路協同。
該報告由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AIR)與百度Apollo24日在北京發布。報告稱,車路協同像是路燈,而單車智能就像車燈,在兩者協同作用下,自動駕駛規化商業模落地門檻能夠大大降低,加速單體智能向協同智能的轉變。
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表示,要著力打造“單車智能+網聯賦能”中國方案,加速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的發展進程。
百度智能交通產品研發總經理陶吉介紹,基于車路協同的預期功能(SOTIF)能提升自動駕駛安全。以往在極端天氣、不利照明、物體遮擋等情況下,單車智能的感知、預測能力面臨嚴峻挑戰。而車路協同可彌補車端感知不足,有效擴大單車智能的安全范圍。
車路協同能夠擴展自動駕駛ODD(車輛運行設計域)。一般而言,受天氣、行駛區域、時段、速度等因素限制,單車智能能夠感知和應對的駕駛場景有限。而路側的協同感知能夠擴展車輛的感知范圍、能力和場景,從而擴展單車的運行設計域(ODD),進一步提升自動駕駛的點到點能力。
在系統配置上,單車智能除了要投入高昂傳感器、算力設備之外,還需要一套等效的冗余子系統。而車路協同提供的路側設備感知冗余,不僅復用率高避免重復建設,還能實現成本分攤。因此,在同等自動駕駛安全前提下,車路協同可以大范圍實施部署,促進自動駕駛規模商業化的早日實現。
清華大學講席教授、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張亞勤表示,車路協同作為貫穿新基建多個領域的重要產業,不僅是實現智慧交通、打造交通強國的重要橋梁,更能幫助城市規劃建設者做好城市管理,合理規劃道路,提升交通效率。(完)
關鍵詞: 自動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