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2 日消息,英偉達宣布從 R515 版驅動程序開始將以開源的形式發(fā)布其 Linux GPU 內核驅動,此開源還將具有 GPL 和 MIT 雙重許可證。
此次開源將改善在 Linux 系統(tǒng)中使用英偉達 GPU 的體驗,其能使硬件和系統(tǒng)之間的聯系更為緊密,并且能夠讓開發(fā)人員進行調試、整合和回饋。此舉也能夠讓軟件發(fā)行商更容易將驅動程序打包在他們的軟件之中。
英偉達此次開源驅動的主要目標之一為改善其 GPU 對大型數據中心和超級計算機的功能和支持。因為超級計算機都是使用定制的 Linux 系統(tǒng),閉源的驅動程序不方便其 GPU 進行安裝和維護。
英偉達表示:在過去一年分階段推出 GSP 驅動架構(圖靈和安培架構的默認配置)后,源代碼已經能用在圖靈(20 系顯卡架構)和安培(30 系顯卡架構)架構的計算卡上了。而且源代碼已經在各種工作負載中進行了測試,以確保其性能和功能能夠與驅動程序能保持一致。但源代碼也帶來了新的功能,如用于跨設備以及子系統(tǒng)共享緩存的 DMA-BUF 框架,該框架將在 Hopper 架構(英偉達最新的 H100 計算卡就是該架構)中發(fā)揮其作用。而使用圖靈架構以前的 GPU 的用戶則只能繼續(xù)使用舊版驅動。
開源版驅動程序和以前的程序可以使用相同的固件,其用戶模式堆棧也同樣是 CUDA、OpenGL 和 Vulkan,區(qū)別僅為唯一的規(guī)定是驅動程序堆棧的所有組件必須與發(fā)行版中的版本匹配。社區(qū)提交的補丁將考慮集成到未來版本的驅動程序中。
英偉達還透露,它正在與 Linux 內核社區(qū)和合作伙伴合作開發(fā)上游方法,因為它目前的代碼庫不符合 Linux 設計規(guī)范,它也不是 Linux 上游的候選者。此外,源代碼還將用于改進開源 Nouveau 驅動程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