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年初,AMD 正式發布了基于 Zen3 + 架構和 6nm 制程工藝的銳龍 6000 系列移動處理器,不僅大大提高了能效比,內置顯卡也升級到全新的 RDNA 2 架構,GPU 性能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而在最近,AMD 發布了同樣基于 Zen3 + 架構的銳龍 PRO 6000 系列處理器,這類處理器不僅有著出色的性能,還具有先進的安全功能,可管理性和可靠性,自然更適合有遠程管理和敏感數據保護需求的企業級用戶。那么銳龍 PRO 6000 系列移動處理器具體升級在哪里呢?與銳龍 6000 系列移動處理器又有哪些差異呢?AMD 使用了哪些技術來改善專業用戶的使用體驗呢?在本文中我們就根據已有的資料來解析一下。
我們先來看下 AMD 銳龍 PRO 6000 系列移動處理器的基準參數,基本延續了銳龍 6000 系列移動處理器的產品分布,都擁有 45W 的 H 系列,35W 的 HS 系列,28W 的 U 系列。其中 H 系列產品主要面向內容創作平臺以及移動工作站,U 系列產品主要面向的是高端輕薄筆記本市場。在大部分基礎核心參數上,AMD 銳龍 PRO 6000 系列移動處理器都與同等級的 6000 系列保持一致,唯一有差別的地方是銳龍 9 PRO 6950H 和銳龍 9 PRO 6950HS 的最高加速頻率略低 0.1GHz,為 4.9GHz。
更亮眼的提升是內置的 GPU,銳龍 PRO 6000 系列移動處理器同樣采用了與 PS5、Xbox Series X 等次世代主機們同款的 AMD RDNA 2 架構,高端型號的 GPU 核心數升級到 12 核,配合 DDR5 內存帶來的更高帶寬,理論性能有了近翻倍的提升。
更強的 GPU 意味著在專業級的 3D 渲染軟件中能帶來更好的表現,在科學計算中也能提供更高的算力,再加上全新的 ZEN 3+ 架構和更高的單核頻率,在跑分軟件中的理論成績有了最高 30% 的提升,無疑這次的 AMD 銳龍 PRO 6000 系列移動處理器更適合專業級用戶使用了。
得益于綜合性能的提升和專門的優化,銳龍 PRO 6000 系列在企業用戶最常使用的 Office 三件套和在線會議軟件中,相比于目前最新的 Alder Lake 酷睿 i7 處理器有了最高 17% 的領先優勢(基于 UL PROcyon 測試軟件)。
相比于更高的峰值性能,續航顯然是企業級用戶們更關注的點。而銳龍 PRO 6000 系列在性能和續航兩方面都毫不妥協。設計之初在續航上就有更精進的追求,加之處理器采用了業界更先進的 6nm 工藝制程,能效比有了顯著的提升,最高甚至可以實現 29 小時的連續視頻播放。
在視頻會議類軟件中,相比英特爾 Alder Lake P28 系列處理器,續航時間有了最高 45% 的優勢。
在 CPPC 協同功耗性能控制技術、PC6 Restore 和全新電源功耗管理架構的加持下,銳龍 PRO 6000 系列是銳龍有史以來續航表現最優秀的移動處理器(基于 MobileMark 2018)。
當然,專業用戶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強勁的性能和持久的續航,數據保護也是很重要的一環,而這也是 AMD PRO 銳龍處理器的最大特性之一。AMD 銳龍 PRO 處理器內置了 6 層 AMD PRO SECURITY 安全功能,對企業數據進行層層保護,是從系統底層做起層層安防策略,同時還與微軟和各大 OEM 廠商合作,對于Windows 11Pro 專業版有著更好的適配度。
企業用戶還有一個很需要的特性,就是統一管理性。AMD 銳龍 PRO 6000 系列移動處理器擁有集成到 CPU 中的專用處理器,可用于增強其無線可管理性,無論是在網絡內管理還是通過終端管理工具進行云管理。它兼容 32+ 種廣泛使用的基于開放標準 (DASH) 的配置,各種標準的企業都可以選用。
以上就是 AMD 銳龍 PRO 6000 系列移動處理器的一些改進了,據悉聯想和惠普等 OEM 廠商已經發布了搭載新款銳龍 PRO 6000 系列移動處理器的商務本。其中將最先發布的是聯想的 ThinkPad Z 系列,它搭載的這顆銳龍 7 PRO 6860Z 是定制型號,擁有更高的頻率。新款 ThinkPad Z 整機采用再生鋁,掌托由玻璃制成,A 面有“素皮”版本,重量僅為 1.25kg。屏幕方面,這款筆記本搭載 13.3 英寸 16:10 屏幕,屏幕邊框極窄,屏占比達到 91.6%,最高可選 WQXGA 分辨率(2,560 x 1,600 像素)的 OLED 屏幕。
除了 ThinkPad Z 以外,后面還會有大量不同配置的產品上線,它們都搭載了專為企業級用戶打造的 AMD 銳龍 PRO 系列移動處理器,其中有些型號也會搭載新推出的銳龍 PRO 5000 系列處理器,以滿足不同規模企業的需求。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