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共享住宿平臺Airbnb宣布,將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但未透露上市時間表。此前有消息稱,Airbnb已于8月向美國監管機構申請IPO,集資額或達30億美元,公司估值可能超過300億美元。
疫情打亂了Airbnb的上市計劃,今年年中甚至被傳出了破產的消息,不過最終被證實為假新聞。
對于上市的消息,《證券日報》記者采訪了Airbnb中國地區的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目前關于IPO的任何消息都請參考我們總部的發布的消息。
事實上,疫情致全球旅游業停滯不前。有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的第二季度,Airbnb營收為3.3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逾10億美元相比下降了67%,也比第一季度8.42億美元大幅減少。
有業內人士認為,Airbnb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市其實對公司尤為不利。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出行需求下降,以Airbnb為代表的短租民宿行業受到了嚴重沖擊,現今疫情影響仍在持續,絕不是其上市的最佳時機。此時上市,或是籌集更多現金以支撐公司的運營發展。”
此外,10月26日,有媒體稱,Airbnb計劃在IPO之前分拆股票。該公司內部郵件顯示,Airbnb告訴一些股東,董事會已批準1股股票拆分為2股的方案,美國時間周二(10月27日),股東的賬戶就會體現該變化。
陳禮騰表示,前兩天其內部郵件顯示,Airbnb告訴一些股東,董事會已批準1股股票拆分為2股的方案。通過拆分股票的形式有助于提高股票流通和交易,也表明公司對資金需求的迫切。
據了解,Airbnb上市將是自2012年Facebook進行首次公開募股之后,納斯達克市場最大規模的首次公開募股。
有業內人士認為,Airbnb在國際市場表現不錯,但在中國市場存在感不強。
作為全球民宿行業龍頭,Airbnb成立于2008年,在2015年便已進入中國市場,但在入華后的兩年內卻未見業務有太大起色。尤其隨著民宿租賃在中國井噴式的增長,國內也涌現出了例如小豬短租、螞蟻短租、途家、美團民宿等一系列的競爭對手。
陳禮騰認為:“不同于國內的途家等平臺,Airbnb一直堅持的是C2C模式,屬于輕資產模式,靈活度較高。但該模式在房源吸引上存在弊端。另一方面,其國際化布局在行業處于前列,有著獨一無二的優勢,但同時也面臨著不同的政策監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