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舉押注科技股的阿里巴巴股東日本軟銀考慮,在公開市場成立殼公司募資。
軟銀集團的高管、軟銀愿景基金的領導者Rajeev Misra本周一在線上會議中透露,愿景基金將列出計劃,要在未來兩周內成立一家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他并未透露該SPAC的詳情。
此后媒體援引知情者消息稱,愿景基金還未確定SPAC的上市融資目標,預計軟銀將尋求吸納外部資金,可能也有一些自有資金。還有媒體稱,高盛和花旗將管理該SPAC的IPO流程,該SPAC的正式支持者應該是軟銀旗下管理1000億美元愿景基金的機構SoftBank Investment Advisors。
軟銀的愿景基金投資過Uber、DoorDash、Slack、WeWork和抖音母公司字節跳動等明星科技初創,還曾投資目前同意被一家SPAC收購的Opendoor。不過,媒體稱,上述SPAC的目的并不是要收購軟銀目前投資的企業,并讓其上市。
SPAC又被稱為空頭支票公司,屬于一種公募型的并購基金。它比其他的并購基金募資能力強,而且投資者的退出更簡單,只需要在二級市場減持SPAC公司的股票即可。
這是軟銀進一步挺進二級市場的動作。
遞交美國證監會的報告顯示,今年二季度,軟銀斥資約40億美元購買了特斯拉、亞馬遜、Alphabet、英偉達、奈飛、Zoom、拼多多等多家科技股。
上月媒體稱,軟銀還曾斥資約40億美元,買進這些已有持倉的科技股以及其他科技股的看漲期權,并且曾已遠高于購入價的價格拋售了看漲期權。軟銀的期權與名義價值500億美元的股票掛鉤。還有媒體稱,得益于科技股飆升,被稱為“納斯達克鯨”的軟銀科技股期權帶來短期浮盈約40億美元。
以上豪賭科技股的消息震驚華爾街,軟銀的押注被視為二季度美股、尤其是科技股高漲的推手。有評論稱軟銀的風格越來越像炒短線的對沖基金。在上月軟銀宣布以400億美元出售所持英國芯片設計公司ARM的股權后,外界更是認為,曾以長期投資聞名的軟銀創始人孫正義開始賺起了快錢。
Rajeev Misra本周一否認軟銀大舉押注助推科技股的觀念。
“我們過去六個月拋售阿里巴巴,今后會不會為了多元化投資而買入幾十億美元的其他個股?我們還有很多現金在手。這是流動性管理的策略,是多元化的策略。
沒有誰能靠幾周內在納斯達克買入100億美元股票就推動納指。忘了鯨魚的說法吧,我們甚至連海豚都不算。”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