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30年發展,國家高新區已成為我國創新發展的重要陣地,正邁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26日在國家高新區建設30周年座談會上表示,國家高新區的發展成就是科技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功實踐。
1988年5月,我國第一個國家高新區獲批建設,目前,經國務院批準建設的國家高新區達168家。2017年,國家高新區聚集了5.2萬家高新技術企業,占全國的38.2%;企業研發經費支出6163.9億元,占園區生產總值的6.5%,是全國研發經費支出與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的3.1倍。
據介紹,2017年,國家高新區營業收入達30.7萬億元,國家高新區GDP總和達9.52萬億元,占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1.5%;集聚輻射全球創新資源的能力顯著增強,2017年國家高新區企業共設立境外研發機構994家,高新區企業出口總額達4780.7億美元,占全國貨物和服務出口總額的19.2%。
與此同時,通過完善創新創業生態,國家高新區聚集了全國一半的孵化器和眾創空間,2018年前三季度新注冊企業數26.15萬家,同比增長23.3%。
王志剛表示,在新階段,要充分發揮國家高新區的先發優勢,將國家高新區建設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率先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率先走創新驅動發展之路,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更多突破;率先開展體制機制創新,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率先融入全球經濟體系,引領開放新格局。(記者張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