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就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以及幫助民營上市公司紓解股票質押風險等問題,廣東證監局黨委書記、局長邱勇接受了南方日報記者專訪。
邱勇表示,廣東證監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證監會黨委相關工作部署,研究提出了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具體措施。目前,廣東轄區民營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風險整體可控;廣東證監局正和地方政府等各方共同努力,多措并舉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質押率達80%的公司占比超過15%、均為民企
南方日報:請介紹一下廣東轄區民營上市公司整體情況及大股東股票質押情況。
邱勇: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后,廣東證監局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召開黨委擴大會議,認真學習貫徹,研究提出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具體措施,大力支持廣東轄區(不含深圳,下同)民營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做優做強,切實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防范化解股票質押等風險,助力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
截至11月16日,廣東轄區(不含深圳,下同)共有303家上市公司,總市值3.31萬億元,其中民營企業248家,總市值2.28萬億元,占比分別達81.84%、68.88%;新三板掛牌公司1015家,其中民營企業923家,占比達90.94%。同時,轄區還有擬上市企業144家,其中民營企業113家,占比達78.47%。
截至11月16日,廣東轄區303家境內上市公司中,有近60%的公司存在第一大股東持股質押的情況,其中第一大股東持股質押率達50%以上的公司占比超過30%;質押率達80%的公司占比超過15%,均為民營企業,少數公司第一大股東質押股票觸及平倉線,有的持股被司法凍結,部分股份被強制平倉。股票質押風險如得不到妥善化解,將影響相關公司的穩定經營。
化解民企股票質押風險
南方日報:近期,廣東證監局采取了哪些措施防范化解民營企業股票質押風險?成效如何?
邱勇:廣東證監局全面貫徹落實證監會有關要求,多措并舉推進民營企業股票質押風險防范化解工作。
一是加強股票質押風險防范化解工作組織領導。由局主要領導牽頭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實施專項工作方案。二是加強風險排查和動態監測。先后多次組織對轄區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進行集中摸排,對排查出的重點風險公司指定專人持續跟蹤關注,進行風險動態監測,建立并更新風險臺賬。三是向重點風險公司及控股股東下發通知,進行逐家約談,并由局領導帶隊實地調研,督促指導股票質押風險應對化解工作。四是將股票質押及相關風險防范化解情況納入有關上市公司現場檢查內容,重點監控控股股東通過資金占用、違規擔保、關聯交易利益輸送等方式侵害上市公司利益行為,防止其風險傳導到上市公司。五是對證券經營機構加強引導,規范有關質押股票強制平倉行為,推動有關證券基金公司通過成立紓困基金等方式,積極參與轄區股票質押風險化解工作。六是緊緊依靠地方政府化解風險。廣東證監局積極主動加強與地方政府的溝通協調,向省政府分別報送請示、報告,提出支持轄區民營企業股票質押化解風險的有關政策建議,并向股票質押風險高發的有關地市政府發函通報情況,推動出臺政策措施對高風險上市公司和大股東開展救助幫扶。
目前,已有宜安科技、金發科技等9家上市公司大股東通過轉讓控股權、提前還款、轉質押、追加質押物等方式,化解了平倉風險;棕櫚股份、智慧松德等9家上市公司大股東與地方國資平臺簽署了股權轉讓或救助協議或意向書;2家上市公司大股東與有實力的民營企業簽署了控股權轉讓協議,在化解股票質押風險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推進民企改制上市工作
南方日報:具體而言,在強化服務、支持民營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做優做強方面有哪些舉措?
邱勇:一是大力推進民營企業改制上市工作。廣東證監局通過與地方政府金融部門、滬深交易所等單位召開擬上市公司培訓會,加強發行上市政策宣傳,對重點擬上市公司主動上門指導,強化擬上市公司輔導監管,督促輔導保薦機構勤勉盡責,規范擬上市公司改制運行,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發行股票上市。同時,及時了解掌握科創板設立及設點注冊制的最新政策情況,推動指導地方政府、保薦機構儲備科技創新企業上市后備資源。2018年,轄區新增輔導備案的民營擬上市公司37家,占轄區新增擬上市公司總數的84.09%。二是精心培育轄區新三板市場,啟動“廣東新三板苗圃工程”,宣講“廣東實體經濟十條”,探索差異化服務體系,使企業“愿意來、長得大、留得住”。今年新掛牌新三板民營企業40家,占轄區新掛牌新三板公司的85.11%。三是推動民營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再融資做優做強。通過舉辦轄區上市公司董事長培訓班、經驗交流會、家電和電子行業上市公司智能制造座談會等,加強資本市場最新政策宣講,為上市公司創造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加強合作的機會,鼓勵符合條件的民營上市公司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并購重組和直接融資功能,實現轉型升級和低成本擴張。
南方日報:在加強監管、提高民營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水平方面有哪些舉措?
邱勇:一是加強法制培訓教育。通過上好新上市公司“監管第一課”、定期組織董監高法制培訓、編印違法違規案例匯編等方式,正面教育與反面警示相結合,引導轄區民營上市公司切實增強規范運作意識。二是加強信息披露監管。堅持以問題和風險為導向,落實監管快速響應機制,會同滬深交易所加強定期報告和臨時報告審核,實施刨根問底式監管,強化現場檢查,從嚴查處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著力提高民營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三是注重抓早抓小,傳導監管壓力。堅持抓早抓小的監管理念,發現違規問題及時約談或采取監管措施,及早進行警示糾偏,防止小問題演化成大問題,降低重大違法違規行為和突發性重大事件的發生率。
南方日報:主動作為幫助民營企業紓解困難方面有哪些舉措?
邱勇: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打好風險防范化解攻堅戰。多次召開局黨委會議、局長辦公會、專題會議,分析研判轄區資本市場風險形勢,緊盯民營上市公司、債券發行人等重點領域風險,對風險防范化解工作作出明確部署。二是加強一線調研,深入排查風險。針對中美貿易摩擦對民營上市公司影響、民營上市公司融資困難、公司債兌付、控股權爭奪、股票高比例質押等問題和風險,通過局領導帶隊實地調研、召開座談會、組織問卷調查、現場檢查等方式,持續開展調查研究和風險排查,及時掌握情況、了解風險底數,提出應對策略,對民營高風險公司逐一建立風險臺賬,制定應急預案。三是加強督導,壓實風險化解主體責任。針對面臨股票質押風險、陷入經營財務危機的民營上市公司、公司債券發行人及其控股股東,督促其落實風險化解主體責任,加快推進資產債務重組工作,通過市場化手段加以解決。四是積極爭取各方支持,協調推進民營企業紓困和風險化解工作。通過編發簡報、提交專題報告、請示、發函、局領導拜訪溝通等方式,及時向省市政府和有關部門報告、通報轄區有關上市公司、公司債券發行人等風險情況,以及中美貿易摩擦對上市公司的影響等問題,提出工作建議,推動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有針對性地出臺政策措施,支持民營企業充分利用資本市場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和中美貿易摩擦負面影響等問題,化解公司風險隱患。
今年6家民企IPO
南方日報:在各方努力下,廣東轄區民營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發展壯大取得了哪些成績?
邱勇:2018年前10月,轄區各類企業通過IPO、定向增發、發行公司債等方式實施直接融資262家次,融資總額1875億元,其中民營企業實施直接融資194家次,融資總額919億元,占比分別為74.05%和49%。
在IPO方面,今年轄區新增6家IPO企業均為民企;在股權再融資方面,民企實施再融資147家次,融資金額188億元;在發行公司債、可轉債方面,民企發債41家次,融資金額368.43億元。轄區民營上市公司共成功實施16單重大資產重組,交易金額超過686億元。
同時,轄區部分民營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債券風險、控制權之爭風險得到有效化解,目前民營上市公司風險總體可控。
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廣東證監局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證監會黨委相關工作部署,在加強監管執法的同時積極支持民營企業創新融資方式、拓寬融資渠道,開展市場化并購重組,與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密切協作,著力化解民營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和經營財務風險,為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資本市場環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