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三月份,“腫瘤早篩”成熱點話題。人民網發布超9成大腸癌源于息肉癌變上了微博熱搜,能看出市場的熱烈反應。
今年2月中國癌癥早篩第一股諾輝健康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A股貝瑞基因的參股子公司和瑞基因,則通過對血液中游離DNA進行全基因組檢測來實現早期癌癥篩查與診斷,成為癌癥診斷從有創到無創的重大革新。
早在2015年,衛健委、發改委等十六部門便有了癌癥早篩的初步政策規劃。近幾年,關于癌癥早篩的政策發布得更加頻繁。2019年,癌癥早篩被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中,《2019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實施癌癥防治行動,推動預防篩查。可見癌癥早篩早已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戰略高度。
2019年國家頒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將癌癥早篩作為重點工作內容,到 2030年要實現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標,這將大大激發多癌篩查的市場潛力。券報國信證券的研報引用數據顯示,隨著腫瘤檢測應用和付費人群覆蓋率的加速增長,全球NGS腫瘤市場將呈現27%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預計2035年將達到750億美元。其中,腫瘤早篩是最大的一塊,估計將以75%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長,覆蓋人群達到1.5億人次。
根據全球知名投資機構方舟投資2021行業報告顯示,隨著基因檢測技術的不斷升級迭代,多癌篩查的成本從2015年的3萬美元降低至現在的1500美元,預計到2025年還將再降80%以上,價格上更加惠及普通百姓。腫瘤早篩在美國的市場規模將達1500億美元。在歐美市場上,各大公司相繼布局腫瘤早篩領域,由于操作相對簡單、痛苦較小等特點,液體活檢被視為未來腫瘤篩查的重要發展方向。
腫瘤早篩發展駛入快車道,政策技術雙重加持行業發展再提速
從腫瘤早篩產業全景圖來看,不少國內企業已經在此領域打造核心競爭力,在產業鏈中領跑。2021年2月中國癌癥早篩第一股諾輝健康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資本市場對諾輝健康的認可反映了腫瘤早篩市場的巨大前景。
不同于針對個別基因組區域的檢測技術,貝瑞基因參股子公司和瑞基因主要通過對血液中游離DNA進行全基因組檢測來實現早期癌癥篩查與診斷,更加精準可靠的同時兼具優化與擴展潛力,是癌癥診斷從有創到無創的重大革新。
據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2021年2月中旬,和瑞基因聯合國家肝癌科學中心/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王紅陽院士團隊、廣州南方醫院侯金林教授團隊等機構在國際權威期刊《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影響因子20.5)上發表了腫瘤早篩HIFI技術的臨床研究成果。這是中國團隊獨立完成的,在腫瘤早篩方面迄今為止最重量級的研究成果。據臨床研究證明,HIFI技術是迄今為止國內臨床領域區分肝癌和非肝癌人群最準確的NGS肝癌早篩基因檢測技術。而和瑞基因首款基于HIFI技術的肝癌早篩新品——“萊思寧”也比傳統檢測方法提前6—12個月預警肝癌,為有效臨床干預爭取寶貴的時間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