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國一家工廠中,汽車零件經過輸送帶時,1200萬像素的相機會拍下24張不同角度的照片,通過5G快速傳送至云端服務器,再使用AI分析照片以確認產品是否存在缺陷。
這是5G在全球的首批商用場景之一。2018年12月韓國電信運營商宣布全球首個基于3GPP標準的5G網絡正式商用。值得注意的是,韓國三大電信運營商的首批5G客戶均是企業。
在鋪面而來的5G時代,企業用戶有望取代個人消費者,成為5G應用的主角。各國運營商也紛紛將目光更多投向各個垂直行業的應用,后者將成為5G新的主戰場。
在這些碎片化且長尾的市場中,運營商們必須洞悉各個細分行業的“痛點”,將靈活多樣化的通訊解決方案嵌入到垂直行業價值鏈中,重構運營商與各個行業的商業模式。此間,5G市場的利益格局也或將面臨新的變局。
一場悄無聲息的嬗變正在醞釀之中。
2C轉向2B的新契機
“韓國5G商用主要是在2B領域,這既是5G物聯技術特性的要求,也有收回成本的考慮。未來各國的運營商都將面臨一個同樣的問題,即必須尋找新的商業模式。”賽迪顧問通信業高級分析師李朕告訴記者。
他指出,未來5G的主力用戶可能未必再是個人用戶,而是企業用戶,后者將成為重要的拓展方向。5G時代的運營商必須從“電信服務提供者”轉向“行業專業服務提供商”,即不僅做單一的流量、通話服務,更要為行業提供解決方案。
“進入5G時代,2B業務一定是我們發展的重中之重,因為其他業務越來越逼近天花板。”中國電信技術創新中心副主任楊峰義告訴記者,“5G的三大場景中,增強移動寬帶之外的兩大場景對消費者而言大部分是用不到的,主要針對的可能就是2B業務。”
隨著移動互聯網個人用戶滲透率趨于飽和,運營商傳統2C業務收入增速持續放緩。
中國信通院近日的一份報告顯示,2018年三季度末中國的移動用戶數量已達15.2億戶,個人用戶滲透率已高達109%。1-10月,個人消費者移動電話去通話時長出現了4.7%的負增長。受三大運營商推出不限流量套餐的刺激,前10月移動數據累計流量同比增長198.4%,但預計,全年月均移動數據流量增速在2018年達到高點之后將逐步回落。
報告預計5G商用以后,到2023年全球用戶數將達到7億,屆時中國的用戶數將超過2億,物聯網將是5G重要的拓展方向。
近期,三大運營商紛紛計劃開拓新興領域,將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化運營等2I和2B業務作為重點,尋求新的商業模式和收入增長點。
業內普遍認為,政企市場每個垂直行業都蘊藏著萬億級的藍海有待發掘。5G也給予了運營商從2C轉向2B的契機與突破口:更靈活多樣化的通訊解決方案如能嵌入到垂直行業價值鏈中,將重構運營商與各個行業的商業模式,并驅動整個社會的數字化轉型。
值得注意的是,相對消費者市場而言,這些政企市場是個碎片化且長尾的市場,每個垂直行業都有自己獨特的訴求,甚至同個行業不同環節上的訴求也截然不同,對市場需求的洞察難度極大,這對缺少細分行業經驗、信息不對稱的運營商而言,是個巨大的挑戰。
中國聯通運維部總經理馬紅兵告訴記者,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與更多垂直行業的企業合作,運營商利用5G的柔性網絡,為不同用戶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差異化服務,或者結合企業的具體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
“掘金”多元化解決方案
在諾基亞大中華區行業解決方案事業部負責人李琨看來,5G的一項重要技術是切片,未來生產、生活等諸多場景將會實現切片化。
切片是指將5G網絡劃分為多個虛擬網絡,每一個虛擬網絡根據不同的服務需求,比如時延、帶寬、安全性和可靠性等來劃分,以靈活應對不同的網絡應用場景。
他舉例稱,其正在研發的5G網絡下的駕駛分為三個車聯網切片和兩個公共安全切片。其中自動駕駛切片利用5G的低時延來保證安全,高清地圖切片將會實時更新動態信息,乘客在車上可以使用信息娛樂切片播放高清視頻。公共領域,視頻監控切片將保持高清攝像頭的聯網,應急通信切片則能對安全事故快速調整網絡部署。
“比如前方一輛油罐車失控,攝像頭與網絡分析器會同時探測到這一情況,此時5G會馬上排列切片的優先級,編排部署新的應急切片,同一區域的網絡資源是有限的,此時會優先保證自動駕駛切片與應急通信切片的工作,降低高清地圖下載的速率,下調娛樂視頻的分辨率。”
李琨指出,5G靈活的網絡部署能夠應對上述不斷變化的場景,并產生新的商業需求。他認為,網絡切片會讓5G更“賺錢”,但必須針對不同等級的行業用戶建立不同的報價模式和結算機制,并提供差別化的服務。
“比如,自動駕駛可以采用B2B2C的模式,通過車企向最終用戶來收費;在公共安全領域建立B2G模式,直接向各地政府收費;5G要改變原來單一的流量計費模式,根據不同服務來收費。”
這意味著運營商可能在5G的定價上掌握更大的自主權,而且運營商不能再滿足于“管道”的角色,而是更深度地融入行業之中,參與多個行業的互聯網轉型。
近年來伴隨著互聯網企業,特別是移動互聯網巨頭的迅速崛起,電信運營商并未從互聯網的蓬勃發展中享受到更多的紅利。5G或將為全球互聯網企業和基礎運營商之間的利益格局帶來新變局。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呂廷杰告訴記者,當前互聯網公司很有錢,但基礎運營商并不賺錢,而后者還要承擔大量的基礎設施投資,因此全球不少運營商對投資5G心存疑慮。
在他看來,進入5G時代,運營商必須擺脫單一的“管道”角色,用真正的互聯網邏輯來武裝自己,更靈敏地洞察5G各個應用場景的真正痛點,并利用手中的技術為解決這些痛點提供解決方案。
“比如工業互聯網的痛點是什么?車聯網的痛點是什么?物流的痛點又是什么?唯有如此,運營商才能從5G時代獲得必要的商業紅利。5G也才能行穩致遠。”他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