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晚間,上交所更新擬科創板上市企業名單,廣東紫晶信息存儲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晶存儲”)位列其中。招股書顯示,紫晶存儲計劃發行不超過約4759.61萬股,不低于發行后總股本的25%。保薦人為中信建投證券。
紫晶存儲披露,募集資金將投資大數據安全云存儲技術項目、紫晶綠色云存儲中心項目、全息光存儲技術研發項目、自主可控磁光電一體融合存儲系統研發項目、全國營銷中心升級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業務運營資金項目。擬投資募集資金約12.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書顯示,目前國內面向企業級大容量自主技術BD-R(一次性刻錄藍光光盤)國產化仍處于空白,而紫晶存儲募投項目將突破這個技術的國產化。該公司近三年投入研發的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平均約為6.86%。
招股書顯示,紫晶存儲是一家光存儲科技企業,在政府、軍工等領域對自主可控和數據存儲安全需求提升下,開展光存儲介質、光存儲設備以及基于光存儲技術的數據智能分層存儲及信息技術解決方案的研發、設計、開發、生產、銷售和服務。
紫晶存儲從藍光存儲介質發展起步,早期面向消費級市場為主。2014年開始,公司將技術引入企業級市場,通過“介質-設備-解決方案”的技術及產業化路徑發展。2018年消費級市場收入占比為3.51%,企業級市場占比為96.49%。
招股書披露,其下游終端應用在國家超算中心、京東云存儲、國家衛健委、軍事科學院軍事科學信息研究中心、國家檔案館、某核電站項目、華中科技大學等。紫晶存儲屬于光磁電混合存儲架構,國內競爭對手包括易華錄、蘇州互盟等,國外主要是松下、索尼和IBM等。
紫晶存儲選擇了上交所關于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規則上市標準中的第一條,即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0億元,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于人民幣5000萬元,或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1億元。
招股書披露,紫晶存儲2017年和2018年經審計的扣非前后孰低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約為0.46億元和1.02億,符合上述指標。2018年11月,其引入了7名機構投資者,依據入股價格每股9.665元,增資后股本約為1.43億元,測算投后估值為13.80億元。
紫晶存儲2018年確認營業收入為4.02億元,同比增長28.34%;凈利潤約為1.05億元,同比增長為95.6%。2017年開始,該公司有其他業務收入來源,主要為光伏發電收入等,2018年該部分收入占比為0.93%。2018年,境內銷售收入占比為93.12%,出口占比為6.88%。
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收入受季節波動性影響較大。招股書顯示,主要客戶一般上半年進行預算立項、設備選型測試,下半年進行招標、采購和建設,因此每年下半年出現供需兩旺。2018年第四季度收入占比為64.73%,第三季度為14.52%。
紫晶存儲前身紫晶有限成立于2010年4月,自然人股東鄭穆和羅鐵威分別持股50%。2015年9月,股東會議決定,紫晶有限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鄭穆全資持有的紫辰投資和羅鐵威全資持有的紫暉投資并列為最大股東,各自持股36.91%。
招股書顯示,鄭穆從2010年開始自主創業,先后擔任了紫晶有限總經理、紫晶存儲董事長,其擁有機械設計專業本科學歷;羅鐵威也在2010年參與公司創建,并先后擔任紫晶有限執行董事和紫晶存儲董事,其擁有物理專業本科學歷。兩人擁有二十余年光存儲行業技術經驗。
隨后至2018年11月,公司經歷了四次增資。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3月15日,在冊70個股東的名單中,紫辰投資和紫暉投資仍為第一大股東,分別持股19.54%。兩者通過協議明確了一致行動關系,共同擁有公司的控制權,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此外,達晨財智通過達晨創聯和達晨創通兩家機構持股11.01%,東方證券通過東證漢德和東證夏德兩家機構持股7.42%,其他投資者累計持股37.72%。值得注意的是,股東名單中出現了航天工業基金、三一集團、首建投投資、遠致富海等機構。
2016年4月,紫晶存儲曾在新三板掛牌轉讓,簡稱“紫晶存儲”,股份代碼為835870。2018年7月,該公司遞交材料并終止掛牌。鄭穆和羅鐵威曾各自持有鐵威紫晶(BVI)各50%股權,后因拆除VIE架構于2017年19月注銷,后者持有的紫晶光電(開曼)也已注銷。
招股書顯示,目前紫晶存儲共有三家控股公司,兩家分公司,無參股公司。其中,提供存儲產品的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的晶鎧科技和境外業務平臺香港紫晶為紫晶存儲100%全資持有。雖然紫晶存儲持有資陀信息70%股份,但該公司未實際經營。
招股書披露了上市風險:技術層面,由于國內光存儲起步較晚,早期基礎技術專利缺乏話語權,所以導致雖然通過授權獲得,但逾期支付費用,則將承擔風險;經營層面,紫晶存儲的客戶集中度雖然呈持續下降,但前五大客戶占比仍超過50%;財務方面,存貨有跌價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前五名的客戶銷售雖然占比超過50%,但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前五大客戶名單皆不相同。招股書披露,由于下游需求具有定制化特點,客戶通常采取項目制管理。
新京報記者 梁辰 編輯 程波 校對 吳興發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