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波司登(03998.HK)發布業績盈喜預告,預告顯示,波司登預期截止2021年3月31日止收入同比增長約10%-15%,上一年度同期營業收入為121.91億元;全年盈利同比增長40%,上一年度同期盈利為12.03億元。
波司登主旋律:連增連漲。
拉長時間軸來看,自2016年以來營收盈利連續6年增長,營業收入翻了1倍多。比營收跑的更快的是利潤,6年凈利潤翻了6倍多,毛利率、凈利率不斷進階,毛利率一直穩定在45%以上的高水平,凈利率也實現翻倍增長。一如既往的增長態勢和強勁的造錢能力,連增連漲已經成為波司登的發展主旋律。
因受經濟結構調整、供給側改革和貿易政策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2020年我國服裝行業整體發展呈低迷狀態,但波司登卻能走出獨立行情,取得營收盈利雙增長的成績實屬不易。也顯示出波司登作為羽絨服行業“領頭羊”在因時因勢、精準施策方面有獨特的前瞻性和強勁的市場開拓能力。
2020財年不懼疫情短期擾動,不改持續發展態勢,波司登做了什么又做對了什么?
雙渠道發力優勢明顯,修正疫情影響
線下渠道優化放量。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限流影響,全行業線下終端業務都受到波及,波司登做法是借此客流空擋期對渠道進行優化和升級。“減老店開新店”淘汰低效率老店另行在主流商圈開新店開大店,一舉實現渠道結構優化,門店品牌形象升級、內部運營管理提升同時還將租賃成本降下來了。
根據波司登2020中期報告顯示,截止2020年9月30日,自營線下門店凈增加19家至1880家,占線下銷售收入的40.3%。自營銷售收入(線上線下)同比大幅上升144.3%,羽絨服銷售額由同期占比17.9%上升至37.1%,占線下零售收入40.3%。
波司登線下渠道一面堅持把“蓄水池”做的越來越大,一面對銷售的營收結構也做相應調整,逐步從第三方經銷商收攏轉向自營為主。“內升效率、外增效能”的做法為波司登提升品牌質效提供了先決條件。
線上渠道百花齊放。服飾作為電商平臺最能帶貨的品類,是各家服飾企業的必爭之地,羽絨服第一大品牌波司登線上帶貨實力頗為亮眼。FY2021H1線上收入同比增長76.4%,雙十一期間整體品牌羽絨服線上同比增長超過45%,雙十二期間線上零售額增長超過42%。
波司登線上電商平臺銷售在2020年實現了量級飛躍,但是平行競爭要做到持續第一,是不容易的而且也很難拉開差距。顯然,在這一點上波司登有著多頭打法。
于是波司登將數字化運營放到了“兩項重點保障體系之一”的高度,2020年原本是數字化戰略落地實施的開局之年,但在疫情影響下數字化運營只好加快節奏采取“高舉高打”的策略。具體實踐上來看,主要集中在兩方面:線上廣告營銷精準推廣助力電商平臺轉化,線下門店客群數字化營銷導流到線上成交。
另外,波司登還深挖新零售運營。2020年上半年企業微信好友達到800萬,微信公眾號粉絲累計超過550萬,注冊會員數達到1965萬,較上一財年增長率都在30%以上,“種草”平臺快手、抖音、小紅書粉絲累計也超過百萬粉絲。
把數字化運營施和新零售運營協同進行,波司登謀定而動在營銷上實現從單點突破到全面開花。成效就是,會員銷售金額和會員復購銷售金額分別占到線下總銷售金額的63.9%和36.8%。
一步快,步步快。波司登在渠道建設上率先采用全鏈路營銷,打通全渠道,將研究消費者消費方式和研究消費者生活方式結合起來,釋放了動銷潛力。
規模優勢為高增長賦能,長尾效應顯著
波司登波瀾壯闊的發展史自1976年至今已有45個年頭,從只有八臺家用縫紉機和一輛腳踏車到暢銷全球72國,也成就了全球最大的羽絨服生產商,連續26年全國銷量第一的輝煌業績。
波司登發展的每一年,都是規模不斷壯大的一年。
規模優勢通常用于判斷業績增長確定性高不高。規模優勢越明顯,意味著能形成更好的競爭格局,波司登的規模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渠道優勢。截止2020年9月30日波司登品牌矩陣體系內有零售網絡5133家,其中羽絨服品牌4664家女裝品牌469家。不管是按羽絨服板塊還是按波司登主品牌來看,終端渠道的數量在服飾行業都位居前列。
在“營銷為王”理念喧囂的當下,商業現狀一次次的告訴大眾“得渠道者得天下”才是硬道理。隨著線上紅利消退電商業務活力趨于穩定,流量的不斷分化,人們的消費觀念會逐漸回歸理性。以往購物為了省錢以后可能偏向購物省心,而此時擁有品牌深度和眾多線下門店的大品牌自然成為購物首選。
從過往十年羽絨行業的發展狀態來看,波司登的渠道優勢壁壘高、周期長在行業內還將持續保持強者恒強的態勢。
2. 供應鏈優勢。波司登在全國建立了九大智能配送庫區,可以實現“CDC直接分發到門店”的一級配送流程,全國所有門店直接配送。這就為打造全國一盤貨、線上線下融合共享、優質快反提供了保障。重要的是在智能配送中心的支撐下,波司登可以大大縮短存貨周轉天數,2020財年剔除疫情影響因素波司登存貨周轉天數為131天,要知道西半球知名羽絨服品牌加拿大鵝存貨周轉天數常年保持在215天以上。
存貨周轉天數越短,意味著效率越高、上新越快、產品越暢銷。
3. 全產業鏈優勢。波司登的產品研發和生產不僅能自給自足而且還能為友商貼牌代加工,拋開這本身就是一門大生意不說,關鍵它可以避免“輕資產重營銷”模式下輕易被“卡脖子”的風險。
渠道、供應鏈、全產業鏈的三重重資產優勢,這就為產品研發、產品銷售、打造品牌矩陣提供了全維度保障。每一種維度都可以因市施策,延展資產收益使品牌呈現持續的長尾效應。
品牌矩陣紅利為重回世界第一蓄能
波司登旗下有三大羽絨服核心品牌:波司登、雪中飛、冰潔,占了羽絨服銷售份額的98.7%。而且這三大品牌每年都能集體入圍各種版本的“中國十大羽絨服品牌”榜單,足見波司登在羽絨服行業的優勢之深。
東吳證券發布的研報認為,波司登作為功能性服飾龍頭,坐擁千億羽絨服市場規模,近年來跟隨國際高端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李東,適時推動全方位品牌升級,盡享行業改革紅利。
與波司登定位高端市場主打功能性和時尚性為一體的定位不同,雪中飛定位中端市場側重動感新潮,冰潔定位高性價比側重年輕時尚。線上渠道上雪中飛主要集中在快手及抖音平臺發力,冰潔的線上渠道主要集中在唯品會。分賽道搶占市場,打通內部競爭機制,其中雪中飛銷售排名均位列快手、抖音兩大短視頻平臺前五。
差異化定位覆蓋高中低端,可以滿足不同年齡層次、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等于在自己擁有市場領導地位的垂直領域再劃分細分領域,建立全視角競爭壁壘。
要注意的是,波司登在2018年做過一次戰略調整“波司登聚焦核心資源,回歸羽絨服主業,放大品牌競爭優勢,整合全球資源,以激活廣大消費者對其‘羽絨服專家’的認知。”這幾年波司登也是這么做的,聚焦核心品牌夯實核心優勢,在產品、渠道、傳播層面上不斷升級,成效也是立竿見影。但是波司登并沒有“一刀切”把非羽絨服業務減掉,而是保存原有發展狀態。這是因為“聚焦”不等于一刀切,非羽絨服業務對于波司登來說,一直都是賺錢業務,只是短期規模效應瓶頸較大,并不意味著將來沒有大空間。
波司登未來景氣度獲券商一致認可。其中廣發證券發布研報認為,公司未來業績有望持續保持快速增長,預測理由是羽絨服規模正在不斷擴大波司登的龍頭地位穩固市場份額會進一步提升,授出大額獎勵股份和購股權可以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
綜合券商研報來看,廣發證券、國盛證券、東吳證券、國信證券一致看好波司登21-23財年凈利潤同增,并給予“買入”評級。其中21年歸母凈利潤有望繼續保持40%以上的增速,對應FY2021PE預計大于20倍,歸母凈利潤達到17.0億元,到了2023年歸母凈利潤會實現24.0億元以上的目標。另外廣發證券的研報認為,波司登21年股票合理價值在5.20港元/股,給予公司21/22財年22倍市盈率。
以時間換空間,聚焦羽絨服核心資源的波司登,依托品牌矩陣蓄能,按照這個增長速度中國羽絨服第一股或將再次超過Moncler羽絨服業務重回世界第一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