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 訊)抵制“中國產品”,接連對中國手機應用“下手”……去年,印度在“拒絕中國”這件事上可謂花了不少心思。然而伴隨著這些“努力”而來的,卻是中國手機在印度不降反升的銷量。
2月7日,印度《金融快報》引述全球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的報告稱,印度智能手機在2020年的總出貨量為1.45億,而包括小米、Oppo和Vivo在內的中國供應商控制了總出貨量77%的份額,較2019年的72%還增長了5%。
《金融快報》報道截圖
“中印之間的政治逆風幾乎沒有影響到小米、Oppo和Vivo等供應商2020年在印度的暢銷。”
全球技術市場分析師瓦蘭·坎南(Varun Kannan)表示,隨著印度即將大規模地向5G進行市場轉變,中國的智能手機供貨商在2021年還將繼續提高在印度市場的影響力。
《金融快報》補充道,僅在2020年第四季度,小米的出貨量便達到1200萬部,市場份額為27%;三星和Vivo分別以920萬部和770萬部位列第二、第三;Oppo的排名上升至第四位,550萬部的銷量數據同樣不可小覷;Realme(真我)則以510萬部的出貨量位列第五。
由此可見,印度銷量排名前五的手機品牌有四個都來自中國,還有一款三星是韓國產品。
中國供應商占據總出貨量77%的份額 圖片來源《金融快報》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去年6月24日消息,在印方違背共識、單方面挑釁造成中印爆發邊境沖突后,印度消費者事務部部長拉姆·維拉斯·帕斯萬(Ram Vilas Paswan)和社會公平保障部長阿塔瓦萊(Ramdas Athawale)曾先后公開呼吁公眾不要購買中國貨品,帕斯萬還指示下屬不要為部門采購“中國制造”。
與此同時,印度在去年6月先禁用了包括TikTok(抖音海外版)在內的59款中國手機APP(應用程序),9月又禁118款。到11月,印度第三次蠢蠢欲動,以“危害國家安全”的名義禁用43款,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禁用了200多款中國手機APP。
然而,中國手機品牌在印度的暢銷證明,對于中國產品的“抵制”并未取得印度想象中的成果。而對中國手機APP的禁封同樣效果有限——以Tiktok為例,盡管印度本土在TikTok被禁后出現不少替代品,但許多用戶仍然不愿意使用這些新平臺。
“中國產品早已普及至印度人家中的每個角落?!盉BC在去年6月8日表示,在印度,除了手機,風扇、空調和數字錢包都能看到“中國印記”。
印度國防分析研究所(Institute for Defence Studies and Analysis)的中國研究員普拉尚特 辛(Prashant Singh)稱,對印度而言,任何武斷地“封鎖中國貨品的做法”都不大可能,也不符合理性經濟的邏輯。他還透露,一些印度工廠由于在印度國內購買不到符合質量要求的原材料而必須從中國進口,這也是印度市場離不開中國的原因之一。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