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汽夏利公布了《重大資產出售暨關聯交易報告書》。
公告稱,一汽夏利擬作價29.2億元向其控股股東一汽股份轉讓其所持一汽豐田15%的股權,交易完成后,一汽夏利將不再持有任何一汽豐田股權,一汽股份持有的一汽豐田股權將達到50%。
一汽夏利方面坦言稱,此次出售一汽豐田股份的原因是,近年來公司產銷規模出現較大幅度下降,公司經營壓力較大,現金流較為短缺。
據一汽夏利披露的產銷快報,從2016年開始,其產銷量均呈兩位數下跌,目前在售車型也僅剩威系列、駿派系列等車型;今年前10個月,一汽夏利累計銷量僅有1.7萬輛,同比下滑19%。
此次交易將會給一汽夏利帶來29.2億元的現金,交易價格是一汽豐田15%股權凈資產價值的2.68倍。
連續出售資產
近兩年,一汽夏利在業務上一直在做“減法”。
2016年10月,一汽夏利作價25.6億元向一汽股份轉讓了15%一汽豐田股份;2017年11月,一汽夏利又轉讓了其下屬與動力總成日常生產制造相關部分(內燃機制造分公司和變速器分公司)給一汽股份;2018年9月,一汽夏利以1元的價格將一汽華利100%的股權轉讓給南京知行電動汽車有限公司。
經過這一連串的出售,一汽夏利目前旗下已經沒有汽車制造廠商的股份,只剩下汽車后市場和汽車零部件公司。
針對一汽夏利連續出售資產的情況,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認為,一汽夏利的初衷是為解決現金流緊缺問題。羅磊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一汽夏利是不得已而為之,也是其目前唯一的辦法。”
汽車分析師鐘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一汽夏利有意“賣殼”,之前連續向母公司出售資產,就是為“賣殼”做準備。
2017年9月22日,一汽夏利公告稱,公司接到一汽股份上級單位一汽集團通知,一汽股份擬以公開征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所持公司24.73%的股份,股份轉讓完成后,一汽夏利控股股東將發生變更。
最終,公開征集期屆滿,該項目因未征集到符合《公開征集公告》中各項資格條件的受讓方而終止。有業內人士表示,這并不代表一汽股份不會再次嘗試讓出控股股東位置。
“同業競爭”難解
一汽夏利在此次公告的重大風險提示中指出:“本次交易后仍面臨同業競爭的風險,仍存在監管機構對一汽股份采取從監管談話到影響行政許可事項等有關法規規定形式處罰的風險。”
為解決一汽夏利與一汽轎車同業競爭問題,也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推動國有大中型企業改制上市的有關精神,早在2011年,兩家公司控股母公司中國一汽就打算設立一汽股份進行主業重組改制工作,并計劃將改制成功后的一汽股份整體上市。
作為重組改制的一部分,一汽股份作出不可撤銷承諾:一汽股份承諾將在2016年6月28日,通過資產重組或其他方式整合所屬的轎車整車生產業務,以解決同業競爭問題。
然而,在2016年6月初,一汽股份稱因宏觀經濟環境、證券市場以及內部管理層的變化,懇請股東大會同意將承諾期再延遲三年作為過渡期,即到2019年6月28日。
近期,一汽集團動作頻頻,先是一汽夏利出售了一系列資產給母公司,隨后一汽集團主動放棄一汽富維的控制權。一位接近一汽集團的人士表示:“一汽集團的動作很明顯,一汽夏利未來會注入與一汽轎車不產生同業競爭的資產,未來一汽轎車會是一汽集團整體上市最好的平臺。”
分析師賈新光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一汽夏利未來可能只是作為一汽轎車的一個生產基地來發展,一汽夏利的產品和研發都由一汽轎車解決,夏利這個品牌可以出售,也可以成為一汽轎車的一個子品牌。
分析師任萬付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個人認為,一汽集團正在逐漸剝離不良資產,整合資源,謀求整體上市。”
目前,一汽夏利相關負責人否認了一汽夏利出售資產是為一汽集團整體上市鋪路的觀點,其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一切的信息以《重大資產出售暨關聯交易報告書》披露為準,一汽夏利出售一汽豐田股權只是單純的交易,和一汽集團整體上市以及解決同業競爭無關。”
關鍵詞: 一汽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