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9日根據瑞信研究院(Credit Suisse Research Institute)發表的2018年度《全球財富報告》,截至2018年年中的過去12個月,全球財富總額增長14萬億美元至317萬億美元,增幅4.6%,超越人口增速。全球成人平均財富增長3.2%,達到63,100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中國目前家庭財富規模位居第二,增長2.3萬億美元(或4.6%),達到52萬億美元。
中國調查結果摘要:
預計未來五年中國的財富將進一步增長23萬億美元,在全球財富中的占比將從2018年的16%升至2023年的逾19%。
過去12個月,中國財富的增長中逾75%來自非金融資產。
中國的百萬富翁人數增長18.6萬(或5.6%)至350萬(相當于全球總數的8.4%),2014年即已超過日本,日本目前百萬富翁人數為280萬(占全球總數的6.6%)。
自本世紀初以來,中國百萬富翁人數迅猛增長,由2000年的僅4.1萬人增至目前的350萬人,增幅逾80倍。
非金融家庭資產的占比由2017年的61%上升至2018年的62%,反映出房地產市場依然強勁的勢頭。2018年年中,成人人均實際資產達32,640美元。平均債務僅為4,690美元,相當于總資產的9%。
雖然市場對中國家庭債務的增長表示擔憂,但按照國際標準來看,這一債務比例依然較低。
美國對全球財富貢獻最大,其財富總額增加6.3萬億美元,達98萬億美元。美國的財富總額及成人平均財富均延續其自2008年以來每年的增長勢頭。中國目前家庭財富規模位居全球第二,增加2.3萬億美元至52萬億美元。預計未來五年中國的財富將進一步增長23萬億美元,在全球財富中的占比將從2018年的16%升至2023年的逾19%。過去12個月內,非金融資產繼續快速增長,是除北美外所有地區整體增長的主要動力,貢獻了中國和歐洲財富增長的逾75%以及印度全部的財富增長。
表一:2017年年中至2018年年中的家庭財富總值變化(按地區劃分)
財富總值 |
財富總值變化 |
||
2018年(十億美元) |
2017年年中以來變化(十億美元) |
2017年年中以來變化 (%) |
|
非洲 |
2,553 |
109 |
+4.4 |
亞太區*(含中國和印度) |
114,561 |
3,346 |
+3 |
歐洲 |
85,374 |
4430 |
+5.5 |
拉丁美洲 |
8,055 |
-415 |
-4.9 |
北美洲 |
106,514 |
6,486 |
+6.5 |
全球 |
317,056 |
13,957 |
+4.6 |
附注:以當期美元幣值計算
資料來源:《Credit Suisse Global Wealth Databook 2018》,James Davies,Rodrigo Lluberas和Anthony Shorrocks
瑞信亞太區首席投資總監伍澤恩(John Woods)表示:“本年度報告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發展動態。盡管貿易戰升級,但美國和中國的財富增長依然最為亮眼,同時也是最為主要的增長動力。財富水平的同比變化很大程度上可歸因于資產價格和匯率的變化,對拉丁美洲和部分亞太區的影響最為顯著。截至2018年年中的12個月內,亞太區(含中國和印度)的家庭財富穩步增長3%,超過114萬億美元,成為財富總值最大的地區。本幣對美元的貶值持續影響澳大利亞和印度等亞太區主要經濟體的財富趨勢。亞太區國家和地區繼續對全球高凈值財富作出巨大貢獻,中國內地、日本、澳大利亞、韓國和臺灣的百萬富翁人數超過880萬,占全球總數的20%以上。”
瑞士和澳大利亞平均財富領先全球
全球范圍內,按成人平均財富計算,瑞士仍然是全球最富裕的國家,其2018年年中的成人平均財富為530,240美元,其次為澳大利亞(411,060美元),新加坡(283,120美元)在主要經濟體中排名第九(見表二)。從財富中位數來看,財富不均程度較低的國家仍然擁有較高的成人平均財富中位數,澳大利亞(191,450美元)取代瑞士(183,340美元)成為本年度成人平均財富中位數最高的國家。亞太區其他國家中,日本的財富中位數排名第七,為103,860美元,新加坡排名第十,為91,660美元。
表二:2018年年中成人平均財富最高的10個主要經濟體(美元)
排名 |
國家 |
成人平均財富(美元) |
自2017年年中以來的變化(%) |
1 |
瑞士 |
530,240 |
-3.8 |
2 |
澳大利亞 |
411,060 |
-2.3 |
3 |
美國 |
403,970 |
+5.9 |
4 |
比利時 |
313,050 |
+4.3 |
5 |
挪威 |
291,100 |
+3.4 |
6 |
新西蘭 |
289,800 |
-3.7 |
7 |
加拿大 |
288,260 |
+0.9 |
8 |
丹麥 |
286,710 |
+3.6 |
9 |
新加坡 |
283,120 |
+5.3 |
10 |
法國 |
280,580 |
+6.9 |
資料來源:《Credit Suisse Global Wealth Databook 2018》,James Davies,Rodrigo Lluberas和Anthony Shorrocks
瑞信環球投資策略和研究部主管Nannette HechlerFayd’herbe表示:“今年,我們對全球女性財富前景進行了深入研究。全球范圍內男女之間依然存在財富差距,在某些地方尤為明顯,但過去幾年這一差距已大幅縮小,預計隨著更多女性接受教育、參加就業,這一差距將會繼續縮小。此外,有跡象表明,白手起家在商界取得成功并躋身最富有人士的女性人數正在增加。不過,即使進步最為顯著的國家也依舊存在挑戰。為確保女性獲得積累、繼承和共享財富的平等機會,我們還需要付諸更多努力。”
2018年《全球財富報告》的關鍵主題包括:
女性與財富
目前女性整體預計約占全球財富的40%,其財富占比在二十世紀大幅上升,但自2000年以來可能已停滯不前。本報告估計,亞太區女性財富占比為25% - 35%,印度遠低于這一水平,為20% - 30%,中國則高于這一水平,達到30% - 40%。根據2018年福布斯公布的逾2,200位億萬富翁名單,女性僅占11%,但地區差異明顯。歐洲和北美洲億萬富翁中女性占比最高,隨后依次為拉丁美洲、亞太區和中國。主要國家中,德國億萬富翁中女性占比最高(26.0%),其次為瑞典 (25.0%)、瑞士 (23.8%)以及澳大利亞和印度(均為18.6%)。
中國女性財富占比為30% - 40%,高于非洲和印度,但低于歐洲和北美洲。根據彭博、福布斯和胡潤的全球富豪榜,中國億萬富翁中有多位女性代表。胡潤甚至聲稱全世界白手起家成為億萬富翁的女性中有三分之二為中國人。中國億萬富翁中女性比例為8%,低于11%這一全球水平。
全球財富金字塔 – 財富差距正在縮小
全球財富金字塔最高的兩個層級 (>10萬美元)覆蓋了全球人口的9.5%,共計擁有全球財富的84.1% – 與去年的86%相比有所下降。底部的兩個層級覆蓋全球人口的90.5%,共計擁有全球財富的15.8%,相當于50.4萬億美元 – 與去年的40萬億美元相比顯著增加,表明全球財富差距趨于縮小。
盡管中國內地的城鄉差距帶來了巨大失衡,但在本世紀初失衡的程度較低,其部分原因在于缺少可繼承的財富以及農村土地和私有化住房分配相對平均。不過,這種失衡的現象自2000年以來迅速加劇。中國目前百萬富翁人數達350萬,擁有5000萬美元以上財富的居民人數超過美國以外的任何國家。
財富展望
預計未來五年全球財富將增長近26%,平均每年4.7%,2023年將達到399萬億美元。新興市場財富增長將會更快,預計每年增長7.3%。目前,雖然新興市場僅占全球財富總值的21%,但屆時將貢獻32%的增長。預計亞太區財富將會增長33.1%,合每年增長5.9%,2023年達到153萬億美元。
未來五年,百萬富翁的人數將會大幅增長,2023年將會創下5,500萬人的歷史新高,比當前數量增加約1,300萬人。預計亞太區百萬富翁的人數每年將會增加7.6%,并在2023年達到1,500萬人。中國百萬富翁人數將會增加62%至560萬人,并在百萬富翁榜上穩坐第二,領先日本、英國和德國。
至2023年,全球超高凈值人士數量預計將達到20.5萬人,亞太區超高凈值人士數量將新增18,600人,總數將接近58,000人,其中46%將來自中國。2000年以來,中國超高凈值群體發生了深刻變化,新增約16,430人,占全球新增超高凈值人數的15%,超過亞太區所有其他國家和地區之和。過去一年,中國新增超高凈值成人640名,目前在全球超高凈值人數最多的20個國家中名列第二。
關鍵詞: 財富增長